本报讯 (记者刘 旸)6月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大血管外科白华龙课题组,将“有关组织工程学植物来源的材料在血管外科研究中的应用”等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这些研究跨越了植物和动物两个“王国”,开创了植物在血管外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上常用的人工血管材料,如涤纶、膨体聚四氟乙烯已经应用了半个多世纪,新型血管材料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作为常见的材料,植物是否能应用于血管重建呢?近年来,白华龙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据白华龙介绍,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起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相似性,并且植物体内的纤维素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撑作用。该课题组的研究,从最初尝试性应用去除叶绿素和细胞的树叶开始,直至应用血管补片修补模型、将树叶作为血管补片植入大鼠体内并取得成功。2021年4月23日,该课题组在《欧米伽》(Omega)杂志发表了题为《组织工程学植物材料作为血管补片的应用研究》的文章。 初步试验的成功促使该课题组进一步思考,联想到植物能将水分从根部运送至叶片末端,于是,他们进一步构建了天然的载药系统,让植物叶片吸附治疗药物后,用于修复大鼠下腔静脉。这种新型血管补片能够成功在动物体内释放药物并抑制静脉新生内膜增生。2021年10月12日,该课题组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前沿》杂志,发表了题为《吸附了IL-33抗体的新型植物叶片补片抑制新生内膜增生》的文章。 紧接着,该课题组把常见的木材作为研究目标,对木材进行特殊处理,让原本坚硬不易弯曲的木材变得“柔软”,然后应用于血管材料领域。2022年6月22日,该课题组又将相关研究文章《装载雷帕霉素的木材来源的血管补片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发表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前沿》杂志上。 “目前,只有我们课题组将组织工程学植物作为新材料,应用在血管外科研究领域。植物有特异的天然显微结构,与体内细胞会产生独特的相互作用,我们后续的几项研究正在有序进行。植物材料在血管外科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白华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