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漯河市 让“养老”变“享老” |
|
漯河市 让“养老”变“享老” 本报讯 近日,在漯河市沙北街道海河社区阳光世纪苑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老年大学组织了葫芦丝公益培训。当天讲课的老师是一名退休干部,台下听课的是一群老年人。老师讲得生动,学员听得认真,不时响起阵阵笑声和掌声。 “平时,我们老年人在这里聊天、打牌、下棋、画画,这几个年轻人还带我们包饺子、包粽子、做康复训练;志愿者还给我们理发、义诊……我们都乐意来这儿!”81岁的王德民老人对日间照料中心赞不绝口。 这是漯河市开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也是漯河市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力推动养老服务转型发展,努力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生动写照。 2021年,漯河市已建成城市日间照料中心54个、农村幸福院587个,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到39家4358张床位,机构数和床位数分别增长62%和48%。 坚持党政引导,强化政策保障,让服务有章可循。漯河市成立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印发相关文件5个,出台具体措施八大类28项。 城乡并重,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漯河在城市规划布局1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4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通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通道,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在县(区)建立1个特困供养机构,推动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升级,在村一级建设农村幸福院,三级联动,打造农村养老“一盘棋”格局。目前,漯河市已建成5个县级特困供养机构,改造58所农村敬老院,建成587家农村幸福院。 医养结合推动康养发展。街道综合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靠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引入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参与运营,实现医养无缝对接。2021年,线下医养结合服务惠及社区老年人1.05万人次。 加强“贴心式”养老。漯河市为辖区经济困难的独居老人提供巡视探访、清洁暖心等服务;开设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音乐、舞蹈、家务整理等培训服务;开展“智慧助老”公益大讲堂活动,为老年人讲解出行、就医、支付等技术应用方法…… 全面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漯河市累计开展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员等专业人才培训24场次,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组织开展漯河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建设。 (陶小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