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鹤壁 智慧添翼增动能 康养创新添加活力 |
|
鹤壁 智慧添翼增动能 康养创新添加活力
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公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名单,按照地方推荐、初步筛选、专家复评、部门联审等程序,遴选出了北京市西城区等51个优秀案例。其中,《河南省鹤壁市:智慧添翼增动能 康养创新添加活力》名列其中。 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建设方面,鹤壁以“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高效落实养老服务工作要求,在充分学习借鉴前三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立足实际,更新发展理念,加大管理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构建“1+7+N+M”的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找准“创新点”,在养老数字化信息应用、智慧养老、创新政策体系、标准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探索创新、融合发展 创建具有鹤壁特色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鹤壁以建设5G试点城市为契机,成功申报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试点,依托《鹤壁市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入拓展“5G+养老服务”场景应用,以推进全市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为目标,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中心,围绕养老服务体系中各类参与主体实际工作需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下沉服务、打造示范、体现特色”的原则,结合鹤壁市实际情况,打造了1个市级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7个县(区)养老服务监管平台、N个机构和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应用平台和M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智能应用网点,创建了具有鹤壁特色的“1+7+N+M”四级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实现了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涵盖了政府监管、运营管理、服务管理、支付结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将科学技术引入养老服务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了全市养老数据信息化、养老业务网络化、养老服务便民化、决策分析科学化和养老监管智能化,提高了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供需衔接、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能力,实现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领域全覆盖。 数字化信息多维度分析 全面打造“互联网+养老”应用场景 鹤壁借助市级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开展数据挖掘和应用分析,通过大数据分类呈现,升级打造了鹤壁市养老服务门户,绘制了鹤壁市养老服务地图,能够全面展示鹤壁市养老政策和服务信息,老年人及其家属可通过“一线三屏”多渠道获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长期托养、老年大学、老年旅游”等养老服务并对服务结果进行评价,实现了养老服务立体化展示、多渠道预约、智能化调度、区域化管理、网格化服务和智能化监督,让老年人享受“就近就便”的“点单式”专业服务,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互联网+养老”应用场景。 创新智慧养老应用场景 助推养老服务体验优化升级 在服务呈现和服务体验方面,鹤壁立足老年人的应用场景,采用“科技赋能、智慧养老”的理念,按照“技术适用、产品实用、机构易用、老人乐用”的原则,以专业机构为依托,通过“平台+机构+终端+服务”的模式,实现对老年人服务需求、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响应,并对采集的健康养老大数据进行智能判读、分析和处理,将专业服务延伸到社区和老年人家庭,为家庭养老增能,减轻家庭照护者压力,为老年人提供“长者守护、智能监测、家庭床位、健康管理、家庭照护床位和情感关爱”等智慧养老应用和服务,让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看得见、摸得着”。 2020年,鹤壁打造的淇滨区天山路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就是一处智慧养老应用创新试点,该试点重点打造智能远程照护、生命体征探测、跌倒报警及远程定位,实现老年健康、安全等状态动态监测。该试点配备有智能情感陪护设备、智能药箱、健康镜、智能床垫等设备,可定时定量为老人出药、根据老人脸色和舌苔等分析健康状况、监测老人的心率和血压等,房间的门上还安装了磁传感器,可自动记录老人的出入频率。 类似于天山路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这样的智慧养老应用试点机构,鹤壁已经建成了17个,实现了城区全覆盖,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市的智慧养老服务应用体系。 (程佩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