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蕾 温 瀑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害性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可达5.4%,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房颤是血栓栓塞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20%的缺血性卒中是由房颤导致的,房颤患者是正常人卒中风险的5倍。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卒中相比,房颤导致的卒中更危险:1年内致残率升高近1倍;1年内卒中复发率升高近4倍;1年内死亡率升高近2倍。因此,重视房颤,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措施,而在房颤的一系列治疗中,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率,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法宝”。 哪些房颤患者需要接受长期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房颤患者需要卒中风险评估后,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房颤卒中危险CHA2DS2-VASC(是对房颤患者进行卒中危险评估的评分方法)评分法(见表1)。积分≥1分的男性,或≥2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如无禁忌,均应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 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有哪些 华法林 华法林为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然而华法林是一把“双刃剑”,剂量不足则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剂量过大则会给患者带来出血风险。由于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大,临床通常需要监测INR(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国际标准化比率),以评估抗凝效果。 华法林的应用较为烦琐,患者需要定期抽血化验常规监测INR,并根据INR调整剂量。一般来说,房颤患者INR在2.0~3.0范围内,华法林能够达到最佳抗凝强度,又不会发生出血风险。 华法林的疗效受多种药物和食物的影响。 西药影响:肝素、尿激酶、头孢、别嘌呤醇、阿司匹林、苯妥英钠、胺碘酮、甲状腺素、广谱抗生素、降糖药、抗抑郁药、降脂药等增强其抗凝作用。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维生素K制剂、巴比妥、制酸药、利尿剂(如螺内酯、呋塞米等)降低其抗凝作用。 中药影响:丹参及其制剂、银杏制剂、当归、黄连、黄柏、南非钩麻、番木瓜、小白菊、生姜、甘草、紫苜蓿、茴芹、旱芹、母菊、川芎、红花、桃仁、益母草、姜黄、莪术、水蛭、肉桂、乳香、延胡索、郁金、虎杖、荆三棱、鸡血藤、赤芍、王不留行等增强其抗凝作用。人参、西洋参、茶叶、贯叶连翘、宁夏枸杞、地榆、蒲黄、血余炭、藕节、小蓟、侧柏、龙牙草、仙鹤草、棕榈、茜草、苎麻、白茅根、刺儿菜等减弱其抗凝作用。 食物影响:大蒜、芒果、木瓜、生姜、葡萄柚汁、鱼油、核桃仁等增强其抗凝作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芦笋、西兰花、甘蓝、酸奶酪、绿茶、动物肝脏、蛋黄、豆类、胡萝卜、西红柿、红花油、大豆油、海藻类、绿叶蔬菜(菠菜、油菜、生菜)及梨、苹果、桃、橘子等减弱其抗凝作用。 新型口服抗凝药 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克服了华法林的诸多不足,使用更为简便,具有不需要频繁抽血监测,服用方法简单,与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少,有良好的安全耐受性等特点。 抗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出血 无须处理:小出血,如刷牙时牙龈出血,皮肤磕碰后有出血点等。 需要就医:大小便出血或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等情况时,危害相对比较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服用华法林期间INR异常升高 服用华法林期间INR异常升高,建议患者立即与主管医生联系,遵医嘱治疗。INR异常升高或出血时的处理(见表2)。 治疗期间漏服了抗凝药物 漏服华法林:4小时内,当时补上;超过4小时,无须补服,于第二天继续正常用药,不可在第二天加倍用药;某一天漏服华法林,第二天可增加半片,第三天再回归正常。 漏服新型口服抗凝药:每天1次的药物(如利伐沙班)漏服12小时内,每天2次的药物(如达比加群酯)漏服6小时内,补服前次漏服的剂量;超过上述期限不补服,且下次仍使用原来剂量,不加倍;如忘记是否服用,每天服用1次的药物立即服用1次,以后按原常规时间和剂量服用,每天服用2次的药物下次按常规时间和剂量服用。 抗凝治疗是场“持久战” 应长期坚持 1.房颤是慢性疾病,需要坚持长期抗凝治疗。房颤需要长期坚持抗凝治疗,症状的轻重并不是开始或停止抗凝治疗的标志。如果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家属应与医务人员一起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其顾虑和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患者自身对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促进作用,帮助患者正确分析服药依从性与INR的关系,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 2.抗凝治疗的同时,定期随访不可忘。抗凝患者都应根据医生要求定期随访,每次随访核对的信息有:是否按时按量服用了抗凝药物;是否同时服用了其他药物;是否存在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是否有出血征象和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