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怡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呈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程长,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往往较重,常常出现消沉、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其配合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的治疗手段和护理人员科学、细致的护理服务对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常规护理
病情观察 慢阻肺急性发作者病情变化快,且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病情观察,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形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患者口唇、面色及意识变化,对患者痰液的性质进行动态评估和记录。 氧疗护理 氧疗是慢阻肺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降低肺动脉的压力和阻力,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从而缓解病情。慢阻肺患者每天吸氧的时间应大于15小时,特别是夜间不能间断吸氧。慢阻肺患者需要依赖低流量氧刺激呼吸中枢维持通气,因此在氧疗的过程中要保持低流量吸氧,每分钟1升~2升,氧浓度为24%~37%。在氧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动脉血气的监测,同时做好用氧安全。 用药护理 老年慢阻肺患者身体机能退化,常常合并有其他疾病,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增加了患者肝肾负担。此外,治疗慢阻肺本身的药物如β2受体激动剂剂量过大也可能会引起心动过速、烦躁,甚至抽搐,因此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严密观察患者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根据患者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和咳嗽方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排出,教会患者采取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进行呼吸机功能锻炼,以建立有效的呼吸运动,增加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
心理护理
老年慢阻肺患者疾病迁延不愈,康复时间长,经济压力大,怕给家人添麻烦,大多有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多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评估、分析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使患者保持情绪舒畅。
健康教育
良好的自我管理是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要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和患者的密切配合,让患者加强营养,戒烟限酒,坚持服药积极配合治疗。此外,采取同伴支持教育,让有慢阻肺自我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患者,去教育和帮助身边的其他慢阻肺患者,将有相似疾病经历的患者组织在一起,彼此聆听、讨论疾病相关问题,把问题汇总后找到医务人员帮忙给予解答。 总之,给予老年慢阻肺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供职于郑州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