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战士”轻伤不下火线 本报记者 赵忠民 通讯员 闫鹏亮 张青霞
8月25日,记者在民权县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隔离点(东方商务酒店隔离点)见到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医务人员。她就是被同事们称为轻伤不下火线的“白衣战士”、该隔离点的负责人,来自民权县人民医院的张银霞。 8月9日,疫情防控形势紧张,张银霞接到医院指派,来此隔离点负责全面工作。 8月21日,超负荷连续工作十几天后,张银霞体力透支严重,但她仍然坚持工作。当天23时许,她下楼时不慎脚底踩滑,头部着地,仰面摔下。在场的同事紧急把她送到医院。经检查,她的头部无大碍,只是脚踝、胳膊肘多处瘀血肿胀。她忍着疼痛,让同事搀扶着又返回工作岗位。 “看着这几天陆续有隔离者解除隔离高兴回家,我们连日来的辛苦也值啦!”8月25日,刚刚给被隔离人员采集完咽拭子、准备做核酸检测的张银霞告诉记者,“如果身体允许,我就是每天不睡觉也感觉时间不够用!” 东方商务酒店共有70个隔离房间,张银霞带领团队每天紧张有序地为被隔离人员测量体温、检测核酸、严格执行消杀流程。在隔离点,每天清早5时起床、次日凌晨1时睡觉成了张银霞的工作常态。有时,夜晚休息也会被手机铃声叫醒,去处理各种突发事情。 被隔离人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隔离期间,有的急躁乱发脾气,有的精神抑郁、大呼小叫。为了安抚被隔离人员的情绪,张银霞和同事们给每人写了一封信进行心理疏导,并准备了“爱心袋”,里面配备书籍、水笔、笔记本、消毒剂、一次性口罩等物品。她们每天为隔离者精心更换一日三餐的食谱,让被隔离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采访结束时,张银霞借用电视片里的一段话与抗“疫”一线的同事共勉:“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我们不干,谁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