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兰
我于1963年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参加工作,从事儿科临床和教学工作20年。1983年,我被调到河南省卫生厅(现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从事妇幼行政工作,1999年退休。退休后,我在河南省优生优育协会、省妇幼保健协会工作十几年。50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对妇幼工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河南省妇事业幼发展历经几十年,有很多事情令我终生难忘。我将其分成3个时间段,向同道介绍河南的主要妇幼保健工作情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20世纪80年代;三是20世纪90年代。 首先,我谈一谈建国初期到1978年,河南省的妇幼卫生工作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医药卫生工作都很重视。1952年,河南省卫生厅成立,设置了妇幼科,1958年改成妇幼卫生处;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妇幼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受到严重影响。河南省卫生厅妇幼卫生处、各地市妇幼科都被撤销,多数妇幼保健机构被撤销合并,妇幼保健工作无专人管理,处于停顿状态。 20世纪50年代初期,城乡大多数产妇生孩子是在家由接生婆接生的,也就是旧法接生。接生婆接生孩子时,由于不消毒,新生儿破伤风、产妇产褥热发生率很高,对母婴健康危害很大,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很高。当时,河南省的婴儿死亡率为200‰,孕产妇死亡率为1500/10万。其间,呈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平均寿命现象。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随着党的正确方针的贯彻实施,妇幼工作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1978年,河南省卫生厅恢复妇幼卫生处,地市卫生局(现为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逐步恢复妇幼科。 其次,我谈一谈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的妇幼卫生工作情况。 到了20世纪80年代,因计划生育工作需要,妇幼卫生处改为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处。 这个时期,妇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妇幼经费不足。那时,综合医院、中医院、防疫站都有国家投入建设经费,唯独妇幼保健机构没有,妇幼工作的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受到计划生育工作干扰。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将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基本国策,要求各级卫生部门建立计划生育指导站,造成机构重叠,经费分散。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指导站经费多、条件好,有一些妇幼人员申请调到计划生育指导站工作,对妇幼工作冲击很大。 1980年,根据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妇幼卫生工作条例》,全国妇幼卫生机构进行调整、整顿和建设。河南省卫生厅制定了《县级保健所的建设与管理方案》,对县级妇幼保健所的职责范围、业务技术要求、人员编制、房屋建设和各项规章制度都作了具体规定,促进了妇幼卫生事业发展。1989年,河南省妇幼卫生机构已有162所,其中,妇幼保健院25所,妇幼保健所102所,妇幼保健站31所,妇幼防保中心4个(与防疫站合并)等。 1984年,根据国家改革开放政策要求,河南省卫生厅于当年9月下发了妇幼卫生工作改革意见,主要内容是推广院(所)站长负责制和职工招聘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妇幼保健工作责任制,改变了过去领导班子老化、不懂业务的情况。推广聘任制,打破了铁饭碗,增强了职工责任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促进和发展妇幼卫生工作的关键举措。河南省很多妇幼保健机构都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局面,比如温县、郸城、尉氏、新密等改革成效比较突出。1987年,卫生部召开全国妇幼保健体制改革会,尉氏县在大会上作了妇幼保健改革经验典型发言,为河南妇幼人争了光。 1985年,河南省开始引进妇幼卫生国际合作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1985年~1989年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妇幼保健培训中心项目。全国7个妇幼保健培训中心(上海、福建、山东、广西、广东、湖南、河南),河南省是其中之一,任务是对省内外妇幼机构进行定期培训。联合国赞助器械、设备、汽车及培训经费,要求国内拨付配套资金。项目要求定在省级妇幼保健机构,那时河南省还没有省级妇幼保健院。当时,河南医科大学(现为郑州大学医学院)正计划筹建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卫生厅同河南医科大学负责人商量,决定将省妇幼保健院与第三附属医院合并筹建,将报告呈报河南省政府。政府同意后,将其列入七五规划,总投资1700万元,就是现在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1990年~1996年,该项目在省级妇幼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又扩展20个项目县,河南是全国项目最多的。河南争取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仅车辆就下拨了30辆,为发展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保障。当时,全国项目会议是在河南省召开的。还有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新生儿筛查项目等,这些项目对妇幼建设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关于河南省的婚检工作,1986年卫生厅与民政厅协商,并取得民政厅的支持和配合,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全省城镇逐步开展婚前检查工作,一直持续至今。 最后,我谈一谈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的妇幼卫生工作状况。 1991年3月18日,我国政府签署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九十年代行动计划》,积极履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1995~2000年)》。这对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主要目标,提高人口素质,孕产妇安全分娩,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加强儿童卫生保健教育,改善生活环境以及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母婴保健法》于1994年10月27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1995年6月1日起实施,并制定配套法规。河南省很快出台了《河南省妇幼保健条例》和相关法规,为各地市执法奠定了基础,河南省妇幼保健工作步入法制管理时代。 创建“爱婴医院”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的倡议,其宗旨是促进母乳喂养,保护母婴健康。1990年~1996年,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多次举办“中国促进母乳喂养研讨会”。1990年,卫生部决定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1992年在全国开展“爱婴医院”创建活动。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和设有产科的综合医院,根据“国家母乳喂养成功的10条措施”,积极行动,进行产科制度改革,取消婴儿室,实行母婴同室,母婴24小时在一起,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生产后半小时以内开奶),婴儿纯母乳喂养时间达到4个月~6个月。河南省1993年~1996年共创建“爱婴医院”417家,创建爱婴乡镇卫生院243家。1996年,河南省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爱婴医院”评估验收。 近年来,河南省的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带领大家为群众办了很多实事,为河南的妇幼健康事业做了很多努力。目前,国家妇幼健康行动计划在河南启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阚全程在国家妇幼健康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河南的工作经验和成绩;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的综合影响力在全国名列前茅;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接待全国各地的妇幼人参观学习。这是河南妇幼工作的成绩,也是我们的骄傲。 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的带领下,在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妇幼保健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妇幼健康工作一定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