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主动脉夹层的诊治
霰粒肿和麦粒肿的区别
实用验方
高考过后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科学防治小儿营养性贫血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介入治疗
1
11 1 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高考过后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杨勇超

   高考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刚刚过去,但高考后学生的心理问题又让许多家长担忧起来。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一部分学生因考试失利而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的状况。这其实是向人们传达了一个信号,要关注考生的心理健康,关注每一个人以及家庭的心理健康。
    高考过后很多考生和家长松了一口气,我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青少年精神心理临床诊疗工作的医生,所接诊的患者中就有很多是学生,他们中有些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让家长觉得无法想象。
    庆幸的是,在经过心理行为等系统化的临床干预后,多数考生患者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这不仅是治疗了他们疾病,还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了深层次的家庭问题,情感障碍和人格的偏颇等。
    年复一年的高考也让我们医院在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比起每年因高考引发精神心理问题的学生和家庭的数量而言,能干预和治疗的医务工作者还是不够。目前国内外优质的精神心理服务资源稀缺,父母和老师的防范、识别、干预的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要对孩子心理问题有一个概念,许多父母甚至否认孩子出现了心理疾病的客观事实。如果孩子在高考前后出现了心理问题,通常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比如,出现有明显烦躁、哭泣、失落、失眠、不说话、不吃饭等,甚至会说“不如死了算了”这类悲观、消极的话语。无论孩子说这些话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作为孩子的父母都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不能将这些话语当作对父母的威胁,要密切观察孩子的举动,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
    如果孩子高考前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表现出焦虑、紧张,考试发挥得不好等,但高考结束后孩子的情绪却突然好转,这时父母更要多关注孩子了。很有可能是因为高考结束了,紧绷的精神压力一下子减轻,放松下来后情绪比较愉悦。但也有可能孩子是产生了自杀念头,为了成功实施便伪装成情绪好转,让亲近的人放松警惕,最终实施自杀计划,这种情况下的自杀成功率极高。
    在识别出孩子的可疑迹象后,父母和老师要懂得怎样合理引导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高考。2021年,我接诊的高考学生就有30多个,有些孩子症状甚至达到了抑郁症、焦虑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这些孩子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药物治疗,同时要进行心理干预。
    一般高考后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平时学习成绩相对较好,高考发挥不理想或自己认为不理想,对考试中某一个错误记忆深刻,自责,认为不该出现这种情况,陷入后悔之中。二、对自己要求严格,完美主义思想强烈,责任感强。对自己考试结果不认可不接受,尽管在其他人看来成绩已经相当好了。三、平时性格内向,人际关系匮乏,相对孤僻的考生也是关注的对象,不能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少就忽略其存在。四、高考后性格突然明显变化的考生,以前话多、热情的,现在话少了、冷漠了,反之亦然或者变得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主动帮助别人等。
    孩子高考后父母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无论工作再忙,在孩子高考前后都一定要多加陪伴,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及行为,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杜绝意外发生。二、即使孩子考试结束,自以为考得不错,但在成绩放榜时也要注意其行为变化。有可能真实的成绩与孩子的期待落差较大引起情绪崩溃等情况。三、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或有消极的思维和想法时,应及时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同时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表情和眼神的表达方式,引导孩子时要注意语气、语速等。
    对于一些抑郁症状较为严重的孩子,比如连续三四天都无法走出低落情绪,需要父母尽量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到正规医院精神科就诊,借助科学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控制病情。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自杀念头甚至行为,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治疗。此外,如果孩子对某位老师或长辈很信任,也可以请其来开导孩子。
    孩子的心理障碍从表面上来看可能是因为高考压力大引起的,但这背后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创伤事件,比如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父母一定要抓住高考的时机,及时发现家庭教育中的深层次问题,深刻自我反省并积极改变,从而改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这更有利于修复孩子内心的创伤,极大程度上降低孩子后续再次遇到挫折而引发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密的亲子关系。只有孩子对父母真正的认可、信任,父母懂得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和教育方法,才能及时遏制心理问题的苗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