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称他“良心村医”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葛高远 文/图
用医德和医术守护着乡亲的健康,单张处方平均为10元,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良心村医”,近日,伊川县白沙镇焦王村乡村医生樊石滚成为2021年1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之一。 1月14日上午,焦王村卫生所门口,停满了电动车、三轮车、小轿车。三三两两的村民,有的身体不适,有的头疼脑热,都趁着这几天气温回升,来找樊石滚治病。樊石滚的诊室约有5平方米,有几个戴着口罩的村妇抱着孩子在诊室里等着看病。 记者在焦王村卫生所看到,整整一个上午,樊石滚都在诊室里为患者诊治疾病,同是乡村医生的女儿则忙着为患者抓药。前来看病的村民们说:“樊医生的医术和医德一样好,每天接诊上百人,平均单张处方10元。在坐诊的同时,他还坚持每月上门随访,为贫困户检查身体,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我们了解到,今年67岁的樊石滚在焦王村乡村医生岗位上已经干了51年,成了远近有名的乡村医生。找他治病的人中,有焦王村和白沙镇的人,还有县城、市区的人,有时也有外县人慕名前来找他看病。他的诊室里,年门诊量超过两万,每天接诊上百人,全年无休息日,这是他的常态。 焦王村原有42个贫困户,共125人,樊石滚每月至少上门随访一次,对每个人的病情都及时了解清楚。而对于乡亲们怕他退休的担忧,樊石滚笑着说:“只要我活着,就会守在村里为村民治病。” 贫困户焦善好说:“樊医生除了每月随访,还时常打电话询问他们的病情,叮嘱他们按时吃药。樊大夫看俺们家里困难,总是变着法地帮助俺们。” 村民们说,除了卫生所不具备诊疗条件的病,一般的头疼脑热,樊石滚开的处方不超过10元。在樊石滚的卫生所里,我们看到了一大堆已经发黄的欠条,那是多年来村民们就医时因为钱不够打的欠条。“这些我们都已经垫上了,不用乡亲们还钱了。”樊石滚说。 受父亲的影响,樊石滚的女儿樊伊品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报考了医学专业,毕业后,她回到农村。看到父亲上了年纪却不能退休,她想替父亲分担诊疗任务,樊伊品说:“全村都是看着我长大的乡亲,能学以致用,守护他们的健康,我觉得值!” 樊石滚说,年轻人都想到城里大医院工作。但是,如今村里留守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孩子,恰恰是最需要医生关注的群体。对于女儿的选择,他非常支持。

樊石滚为患者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