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女汉子”
她是一位医生,不仅问诊治病,还经常帮助群众在田地里拔草、给困难群众做家务等,她就是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老崔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李雪婵,也是健康扶贫路上的柔情“女汉子”。 李雪婵不仅要承担本村230个贫困人口的日常医疗保障,还担负着辖区内老崔庄村、保安庄村(均与老崔庄相隔1.5公里)的健康扶贫重任。为了做好居民的健康工作,李雪婵常年不休息,时常奔波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去年端午节,长时间没有见到女儿的爸爸妈妈专门来到老崔庄看望李雪婵,一家人相聚在镇里一家饭店吃团圆饭,这顿团圆饭让家人吃得很感慨。在吃饭的1个多小时里,李雪婵和爸爸妈妈说话的时间还不足10分钟。这个贫困户打电话说拉肚子,那个贫困户打电话说头晕了,李雪婵时而电话里指导处置,时而“连线”卫生室工作人员为患者取药,忙得顾不上与远道而来的家人好好说说话。“我感到亏欠家人。但家人看到我的工作场景,也给予了理解和支持。我是给群众看病,给困难群众服务的,家人觉得光荣!”李雪婵微笑着说。 在困难群众眼里,李雪婵是一位贴心的“家人”,村民慕某患脑血管后遗症多年,行动不便,性情烦躁、多虑,其爱人和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作为慕某的健康帮扶人,李雪婵定期上门为其进行体格检查、指导服药方法。因为慕某的性格问题,李雪婵还需要经常陪其聊天(如图),疏导情绪。考虑到慕某行动不方便,劳动能力低,李雪婵还经常帮助其去地里拔草、种菜等,有时候还帮助其整理衣物,打扫家里的卫生,尽最大能力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有一次凌晨3时许,天降暴雨,一个人在家,胆小受惊的慕某惊慌不已,慌乱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李雪婵,接到电话求助的李雪婵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冒雨来到其家中,宽慰其情绪,一直陪到天亮。 辖区里16岁的宋依依3年前遭遇一场意外火灾,导致下肢大面积烧伤,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后续治疗被迫中断,烧伤部位瘢痕严重影响到功能恢复。看着一个花季少女面临着永远残疾的危险,李雪婵揪心不已。于是,李雪婵与大封镇卫生院的专家想方设法,经多方奔波与多次协调下,在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宋依依得到了手术治疗。宋依依的后续康复都是在村卫生室进行,由李雪婵具体负责。为了最大限度让她的肢体得到康复,李雪婵每隔一天就到家中为其清洗伤口、指导锻炼,适时电话请教专家为其调整用药方案。经过近一年的康复锻炼,如今,宋依依的所有创口都已经长好,生活也慢慢能够自理。“治疗都是免费的。雪婵一趟趟地来到俺家里,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从未收过诊疗费,她真是俺们的好医生啊!”宋依依的奶奶谈起李雪婵,总是连连称赞。 扶贫路上有苦也有痛,2020年秋天的某天下午,李雪婵到保安庄因病致贫群众家中随访,因乡村道路重新修整,不得不沿着坑坑洼洼的河堤走。途中,因电动车没电,她只能推着车走,路边的野刺玫在她的腿上划出一道道血痕。“那一刻,我痛得想哭!”李雪婵说,“可是,当我想到患者期待的眼神、康复后的微笑以及困难群众的生活逐步变好,感到一切委屈都顿时消失了!” (王正勋 侯林峰 任永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