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四版:医政医管
 上一版    下一版  
这些瞬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1
11 1 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这些瞬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时光易逝,记忆不老。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情会萦绕在我们脑海里,久久难以忘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在抗击疫情战斗中,无论是居家隔离,抑或是不计生死、冲锋上阵,每个人都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做着贡献。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仍须警惕。在疫情严峻时期,那些惊心动魄的救援,那些挺身而出的身影,那些奋勇争先的首次,我们永远铭记。

镜头一:
第一次
全省卫生健康工作者取消春节假期
    1月14日,在收听收看完国家卫生健康委电视电话会议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领导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峻性,随即着手准备应对之策并进行相关防控工作部署。截至1月23日24时,河南省共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重症3例,疑似病例42例。
    1月24日(除夕),省卫生健康委立即要求,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要充分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全部取消2020年春节假期,全员在岗,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持续发扬抗击“非典”精神,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斗中。
镜头二:
第一时间成立
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
    河南充分发挥省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作用。1月17日,省卫生健康委集中省直医疗机构呼吸、重症医学、感染、儿科、老年医学、中医等专业顶尖临床专家资源,成立省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自1月22日起,省卫生健康委实施省级专家驻省卫生健康委值班制度,承担前期全省病例确诊及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治等工作。全省先后两次扩大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37名扩增至93名。1月22日~24日,按照国家诊疗方案,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省级医疗救治组专家对8个省辖市共13例病例进行评估确认,初步建立病例确认工作机制。自1月25日起,病例评估确认工作交给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实行属地管理。
    根据各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需要,省卫生健康委集中调配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资源,赴基层医院指导医疗救治工作;组织16名省级医疗救治专家,赴三门峡市、信阳市、南阳市等疫情重灾区进行重症病例、危重症病例会诊,全面指导定点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2月3日,省卫生健康委抽调39名省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组成13个医疗救治小组进驻17个省辖市,参与重症病例、危重症病例治疗,支援基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并根据信阳市、南阳市、商丘市、周口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新冠肺炎疫情及救治情况,及时调整延长专家组派驻上述省辖市时间,充分保障医疗救治需要。
镜头三:
第一时间确定
省、市、县定点医院
    首先,确定省、市、县定点医院。结合全省实际情况,省卫生健康委指定148所具备呼吸道疾病收治条件且医疗救治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医院并向社会公示,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1所定点医疗机构,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均设置隔离病区,并根据疫情态势调整床位规模。省卫生健康委对148所定点医院相关救治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热门诊设置留观床位1420张,医师1322人,护士1753人;隔离病区设置床位6035张,医师1430人,护士3321人;负压病房96个,负压救护车20辆,呼吸机2542台,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共计39台,基本满足临床救治需求。
    河南依托省、市、县三级定点医院,在全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力施救,尽最大可能降低重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河南规范确诊病例救治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省级定点医院主要负责收治全省重症、危重症患者;省辖市定点医院具备条件和能力的,其辖区内相关县(市、区)患者比较零散的,要在市级定点医院集中收治;县级定点医院主要负责收治辖区内发热留观患者和疑似患者及部分轻症患者,具体情况由各省辖市统筹协调解决。同时,省级定点医院按照“能转尽转、能转早转”原则,组织专家组认真核查评估现有危重症患者情况,努力将全省重症、危重症患者转诊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集中救治。
镜头四:
“第一份请战书”彰显大爱与担当
    1月23日下午,河南省胸科医院医生孙玉梅和丈夫郑向阳一起来到医院办公室,递交了一份请战书,主动要求前往武汉,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两人都是湖北咸宁人,从小在湖北长大,如今已在郑州工作十余年,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不断增长的确诊数字,持续刷屏的疫情信息,让孙玉梅和郑向阳寝食难安。因此,两人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希望医院若有派遣医疗队驰援武汉的任务,请优先考虑他们。
    “一石激起千层浪”,河南省、市、县、乡四级医院众多医务工作者,纷纷请战支援前线,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镜头五:
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紧急出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5日晚,省卫生健康委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通知,用了不到6个小时的时间迅速组建了河南首批医疗队支援湖北。这批队员共计137人,分别来自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平均年龄不足40岁,都是各科室的业务骨干。
    出征时,“坚决服从大局,担当使命,驰援武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勇于奉献,大爱无疆,众志成城,奋战疫情……”的誓词,让每个送行者动容,也让1亿河南儿女骄傲。
    随着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出征,河南又先后派出了14批医疗队支援湖北。从1月26日到3月30日,河南共派出15批医疗队1281人支援湖北,累计收治患者2341人,其中治愈出院1787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援助工作任务。
镜头六:
第一时间建立
省级疫情防控远程指挥系统
    1月29日9时许,河南省新冠肺炎应急远程会商系统建设工作组整装出发,力争用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最高效率,提升省级救治专家组对各地市疑难重症患者救治指导的精准性、及时性、有效性,充分利用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和省远程医疗会诊网络优势,建设全省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在线会诊指导系统。
    1月29日,18部应急物资运输专用车辆满载着由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方筹集的设备物资,一路疾行,奔赴全省130所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隔离病区。2月2日,首批130所定点医院会诊系统全部联通。2月16日~18日,第二批定点医院会诊系统全部建成。
    该系统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建设,是针对此次疫情量身打造的防控利器。该系统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各定点医院隔离病区建立远程医疗接入口,统一接入河南省远程医疗平台,共同组成在线会诊指导系统,实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对统一调度、远程会诊、方案共享、救治指导等方面的快速响应。系统建成后,有效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全省定点救治医院隔离病区实现远程监控,实时掌握所有重症患者的动态情况,及时调度整合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提高救治成功率,为重症患者构筑一条更加坚固的生命防线。
镜头七:
第一个患者出院
坚定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我要向所有的医务人员表示感谢,他们真的很不容易!”1月30日晚,一名18岁的男学生,成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治愈出院的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也是河南首例经过治疗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得了这个病并不可怕,只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规范治疗,是可以治好的。”该患者说。同时,他还呼吁全社会尊重医务人员,正是医务人员的无私坚守和精心照料,他才能很快康复、解除隔离。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证明,新冠肺炎可以治愈,只要注意科学防护,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医患携手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随着首例患者的出院,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陆续出院,更坚定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镜头八:
第一份火线入党申请书映初心
    “我愿意作为队长,带领二院人,逆行而上,奔赴疫区,救死扶伤!直到云开雾散,直到春暖花开!”
    “我是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在临床一线工作12年的普通护士。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毅然向医院请求第一时间奔赴支援武汉前线,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在此非常时期,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特向党组织申请入党……”
    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声音在抗疫前线一次又一次响起。赤心向党、同心抗疫。“火线入党”,递交的申请书是请战书,甚至是生死状。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疫期间,省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提出请战要求、按下红手印的党员干部职工达1万余人。在援助湖北的1281名最美逆行者中,共有共产党员495人,先后建立1个临时党委、6个临时党总支、39个临时党支部,援鄂医疗队的党员队伍从出发时的495人到归来时的1111人,党员占比从39%增长到了87%。
镜头九:
《中国医疗机构医疗废物
规范化管理100问》(英文版)出版
    今年疫情暴发后,省卫生健康委迅速组织专家编写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100问》,并整理作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100问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选编》的重要内容,由中原出版集团下属的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月29日印发出版。
    该书以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为依据,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摘录、梳理了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并针对实际管理工作中的疑惑、问题等进行了解答,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处理做出明确的专业指导。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随着全球疫情形势的剧烈变化,中国在G20特别峰会提出“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的倡议,中方愿同各国分享疫情防控的有益做法,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处置,在国家商务部的协调和支持下,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作为代表)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紧急合作开发并实施了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援助项目。在项目支持下,国家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从3月中旬起利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专家将上述100问材料编译为英文版,最终《中国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100问》(英文版)于2020年7月出版。
    在这场全球战“疫”中,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人类赢得最终胜利将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镜头十:
援鄂材料被省档案馆永久保存
    “为了明天,收藏昨天。”新冠疫情一直牵动人心。在这场特别的战“疫”中,医务人员冲锋在前,留下了一个个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这些抗疫记忆太珍贵了,值得永久保存!”
    7月14日下午,由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档案局、省档案馆联合举办的抗疫档案捐赠仪式在郑州举行,其中河南省支援武汉医疗队队旗、防护服、请战书、工作照片等材料被省档案馆永久保存。(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杨冬冬、常娟整理,图片由史尧提供)

 

 

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

 

 

纷纷请战

 

 

远程会商

逆行出征

 

坚守岗位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