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迅速救治卒中患者
援赞医疗队为归国同胞体检
儿童溺水 白衣天使倾力施救
基层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这样建
上万元药品急送抗洪前线
应急演练
平顶山焦作济源启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
爱看书的10岁娃想当医生
1
11 1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爱看书的10岁娃想当医生
  10年5次心脏大手术 康复有望
爱看书的10岁娃想当医生
本报记者 史 尧  通讯员 邢永田
    先天没有右心室,医生说他活不到3岁;经过5次大型心脏手术,如今他已经10岁。他是班里的三好学生,并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他叫星星(化名)。7月27日,在华中阜外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病房里,星星正专注地看习题集。他面色红润、精力旺盛,清澈的眼睛里流露着坚韧和刚毅。这是他做完手术的第5天。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看完星星的检查报告,又进行了听诊,高兴地说:“孩子恢复得很好,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听到范太兵的话,星星的妈妈高兴得流出了眼泪。他们在求医的道路上已经艰辛地走过了10年。
    2010年2月18日,星星出生,但是状态不太好,哭声小,面色也不够红润。一个月时,星星的状态愈发不好,出现嘴唇发绀、呼吸急促等症状。
    当地医生委婉地告诉星星的父母:“星星的情况很不好,你们赶紧去上级医院吧!”
    正常人的心脏有4个腔,而星星的心脏只有3个腔,少一个右心室。这样的结果对全家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星星的父母说,不少专家都说像星星这种情况,如果不做手术,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如果做手术,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四处求医未果,两年多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星星的病情越来越严重。2013年,父母带着星星来到郑州,找到了愿意给星星做手术的专家。
    因为星星没有右心室,所以需要通过手术,把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都连接到肺动脉上,这样就能让血液正常循环。可问题是,孩子的肺动脉发育不良,如果将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接上去,反而会发生危险,只能做“中央分流”姑息手术,先把肺动脉“养”起来,为以后的手术奠定基础。
    做完“中央分流”手术两年后,星星的病情再次严重起来。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他们找到范太兵。当时,星星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开胸手术迫在眉睫,但由于星星原来做过开胸手术,胸腔粘连严重,给手术操作带来很大困难和风险。
    打开星星的胸腔,分离出血管后,范太兵发现上次做“中央分流”手术放置的人工血管发生了堵塞。找到了“肇事者”,手术目的变得很明确——更换人工血管,使肺动脉进一步发育。
    之后,范太兵又给星星做了一次姑息手术。
    2019年,时机成熟,范太兵为孩子做了“格林手术”,先把上腔静脉连接到肺动脉上,在增加肺动脉流量的同时,促进肺动脉进一步发育。
    2020年7月22日,范太兵带领专家团队,为孩子实施“双向格林手术”。手术过程非常艰辛,因为这是星星经受的第5次开胸手术,心脏和周围组织粘连,血管的游离变得非常困难。专家们历时8小时,终于把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都连接到了肺动脉上。这样,即使孩子没有右心室,也一样能够顺利完成血液循环。
    转入儿童心外监护室3个多小时后,星星的嘴唇恢复红润,并且脱离了呼吸机。刚拔完管,星星就说要看书,想温习功课。医务人员担心他的身体,婉拒了他的请求。
    7月24日,星星心率、血压平稳,呼吸顺畅,血氧饱和度达到100%,转到了普通病房。
    看到爱学习的星星在看书,医务人员问他:“你这么热爱学习,长大后想从事什么工作呢?”星星毫不犹豫地说:“长大后,我想当医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