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河南一家县级医院交上了这样一份成绩单——郑州地区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捐献首例痊愈患者血浆、确诊患者率先清零。 这家医院就是巩义市人民医院。
持之以恒方有春华之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下的“巩医经验”梳理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白 鹏 张艺丹 文/图
新冠肺炎疫情的确是一场大考,一块试金石。在突发危机中,应试者如逆水行舟,且无章可循,该如何应对?如何把仗打得漂亮?如何在守土尽责中兼顾发展?巩义市人民医院交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答卷。 取得这样的成绩,不知情的人以为有运气的成分,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积攒许久的努力所开出的花朵。 厚积 让技术和人才强起来 3月30日,巩义市人民医院东区医院肿瘤放疗科正式启用。这让很多卫生健康领域的管理者为之欣慰——因为成绩“来之不易”。 是的,平和时期,建设及启用新院区尚且有万般不易,更何况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物资筹备、建设进度、人员调配、时间精力等,不一般的成绩背后,定是加倍的努力与付出。 作为该院培养起来的管理者,巩义市人民医院院长乔来军对医院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极深的情感,他最大的心愿也是让医院发展好、强起来。自然而然,提升医院的技术水平,把人才留在县域,让医院家底儿厚、青山常青,成了他在管理上一直以来的发力点。 但如何提升?如何留人? “不用别人的昨天装扮自己的明天,只有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乔来军的“两板斧”的确与众不同。 客座教授制,把上级专家的技术留在县域。从2015年起,巩义市人民医院开始实施客座教授制度,聘请全国专家来医院坐诊、手术示教。“在专家做手术的时候,我们会安排我们医院的医生在旁边辅助,向专家学习,仔细观察专家的手术操作流程。一次学不会我们就请两次,两次不行我们就请三次,直到把这项技术掌握为止。”这是乔来军反复说的一句话,也足以证明他的决心。 2018年5月12日,巩义市人民医院与北京名院专家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当被质疑是否会影响医院发展时,乔来军说:“医院这么做,一来减轻了患者负担,二来对于本院医生能力提升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把专家的技术学过来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才能把患者留在县域。同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医生掌握了新技术,也提升了医院整体服务能力。” 客座教授制度运行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巩义市人民医院各个专科的建设,通过手术示教和教学查房,明显提升了三级、四级手术能力和处理疑难危重病例的能力。 2014年至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中,遴选具备一定基础和较高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水平的500家县级医院开展提升能力建设,河南省共有18家县市级医院入围,巩义市人民医院名列其中。
抗疫 下手快严防守冲在前 连日来,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培训知识似乎还在耳畔,一刹那,患者就站在了面前——有明确的武汉旅居史,咳嗽、发热、CT片显示肺部有磨玻璃影等。 瞬间,她整个人都警觉起来,如临大敌。 彼时,她没有一丝一毫害怕,她心里一个劲儿提醒自己的是:“镇静,一定不能让这个患者离开病区、离开医院!” 这是两个多月前,发生在巩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幕。她,是牛园园医生;当天,是1月20日中午。正是她这次看似寻常的接诊,正式拉开了巩义市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幕。 而一位普通的医生,能做出如此精准的判断,正是得益于前期医院的相关培训,及一直以来巩义市人民医院形成的“重业务、精技艺、比赶超”的业务氛围。 巩义市人民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确定此患者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后,第一时间上报,即刻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不惜代价改建、不畏困难新建,在这场守护生命的攻坚战中,“巩医加速度”再次彰显:一夜之间,11间箱式板房吊装到位,建成规范的预检分诊及标准化发热门诊;12小时内,腾空职工宿舍楼,将其改造为留观病房;彻夜劳作,分流感染性疾病科患者后再改造,病区“变身”隔离病区;同时,抽调103名医生、135名护士组成应急防控队伍。 两天后,经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确诊该患者为巩义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下手快,早在1月18日和19日,巩义市人民医院就进行了全员现场及视频培训;反应快,识别出新冠肺炎患者后的系列动作,为巩义将要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拉响了警报,使巩义疫情防控工作的启动,比武汉封城整整早了3天,为巩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巩义市总医院(巩义市人民医院领头的巩义医共体)疫情防控指挥组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还有担当。在一盘棋的指挥思路下,作为巩义市总医院的龙头单位,巩义市人民医院充分发挥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优势,建立了“纵向到边、横向到点”的联防联控和就诊反馈机制。 “疫情防控与日常医疗救治有着天壤之别。特殊时期,院内感控比疾病救治更为重要。”乔来军直言,巩义市总医院的防护只有“严”这一个标准。 在“严”字统领下,一系列组合拳密集出手。 严管理。由院长、主管院长、院感办主任组成三人领导小组;按感染风险级别对全院岗位进行分级,并抽调8名专兼职人员组成感控应急专家队,以“1+1管理模式”(1名专职人员+1名兼职专家),24小时紧盯高、中风险岗位,巡查低风险岗位;在此基础上,对隔离病区、留观病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高风险岗位,抽调感控经验丰富、责任感和规范意识强的行政中层正职,一对一紧盯,做到防控无死角,重点区域防控升级。 严培训。在随后的20多天内,巩义市人民医院连续对重点区域、应急梯队、调岗轮岗、检验、影像、物业、保安、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分级分类培训新冠肺炎感控及防护知识,重点区域每日利用交接班现场培训,培训少集中、降密度,但不漏一岗、不漏一人,人人都要过关。 “严”字之下,也有侠骨柔情。 “我请战,前往隔离病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我是党员,应该我上。关键时刻,决不退缩!” ………… “同志们奋不顾身向前冲,党员亮身份,争上前线的‘名额’,为的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同事和患者。”巩义市总医院党委副书记赵雨感慨地说,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冲,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是凸显。 风险岗位,党员挂帅。巩义市人民医院内科支部书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冯文帅兼任留观病房负责人,记不清自己多少次彻夜劳作,一天内不知道接了多少个电话。最忙的一段时间,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不足5小时。隔离病区负责人由党员周成国担任。他30多天没回家,吃住在医院,每天的时间被各项事情占得满满的,也因此错过了儿子生日、错过了家庭团聚,但他无怨无悔。河南省组建首批援助武汉的影像技师医疗队时,CT影像技师翟龙飞第一时间请缨,作为河南省第十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他说:“男子汉大丈夫,这时候不卫国啥时候卫国!” 在苦干实干中迎刃而解的难题,还有这样一个:如何在核酸检测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从每天千余门诊人次中精准识别出疑似患者?反复研讨、会诊,是巩义市人民医院给出的答案。 看似“笨”办法,却最有效、直指问题核心。 自1月19日以来,巩义市人民医院每天早上8时和下午5时准时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分析会,与会院领导及专家救治组成员根据流行病学史、血常规检查结果、影像学等特征,对患者进行逐一研判,并将其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然后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巩义市人民医院对近千人次住院患者,也展开了“过滤式”筛查,但凡有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及胸部CT片中有磨玻璃影的患者,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精准的研判,最大程度避免了漏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治愈方面,也是捷报频传。 “是巩义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们每天穿着隔离服工作,全身都是汗,十分辛苦,还一直鼓励我,给我信心。”1月30日9时,全省第二例、巩义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王女士正式出院时,哽咽着说。 2月18日上午,巩义市人民医院第八例新冠肺炎患者魏某治愈出院。等候在门外的医院负责人,热情地给她送上了鲜花。魏某随即将花束中的康乃馨抽出来,送给了在场的每位医务人员。她说:“我打心底感激这些白衣天使。每天,他们都会到病房消杀三四次;吃饭的时候会征求我的意见,我想吃啥他们就送啥;我有任何困惑,可随时通过微信、视频与医生沟通;有时都晚上10点多了,医务人员还要帮我进行消毒、雾化治疗等。”
清零 不负重托再迎发展 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进展,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确诊患者统一上转。第八例患者也成了巩义市人民医院治愈的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至此,巩义市确诊病例清零,巩义市人民医院也创下了郑州地区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捐献首例痊愈患者血浆、确诊患者率先清零的成绩。全院干部职工在乔来军的带领下,连续一个多月坚守岗位,日夜奋战,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3月20日,正值春分时节,郑州市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第七次理事会在郑州市中心医院隆重召开,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领导、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巩义市人民医院作为郑州市中心医院区域医联体成员单位,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患者全治愈,医护零感染”的优异成绩得到肯定,乔来军现场分享了疫情防控的“巩医经验”。 3月25日,乔来军受邀参加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作为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成员单位,分享典型经验。 “下一个阶段,医院仍会严密监测,盯死盯牢,同时逐步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做好消杀、防疫工作,让群众放心就医。”乔来军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与该院的发展理念十分契合。 春天已经到来。疫后新生的巩义市人民医院,新在要再度振翅、新在要更上一层高楼。 “目前,县级医院医疗技术飞速进步,但是人文建设被忽略或者说发展得有点儿慢。我最终想打造一家医疗技术强、服务水平高,看病不需要找熟人的医院、不求人的医院。对于医院员工来说,工作起来要有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对于政府而言,我们要成为让群众受益、公平可及的公立医院。”乔来军直言,“那便是人文巩医。” 稳健笃行,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