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一丝不苟“缉”病毒
决不让病毒祸害咱村人
抗疫一线更需要我
我在最危险的地方守护你
舞钢“90后”放弃婚假去抗疫
一家三口并肩逆行
“等妈妈完成任务再陪你!”
曙光会和春天一同到来
中国人寿用服务守护岁月静好
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1
11 1 2020年3月1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决不让病毒祸害咱村人
 

决不让病毒祸害咱村人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郑治明 张海鹏

   “罗岭西大门,有个刘超林;村情摸得清,干群最放心!”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地人对洛阳市洛宁县罗岭乡皮坡村村委会主任兼村医刘超林的评价。
    今年67岁的刘超林是一名老党员,担任村医工作50多年,辖区群众都亲切地称他老刘。老刘就是这里的“活字典”和“万事通”,一有空就进村入户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知道谁家啥情况,才能为他们对症用药”。
    2020年春节前夕,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老刘也不例外。远在三门峡市工作的两个儿子,一起回家接老刘到三门峡市过年,老刘却犹豫不决。大家知道老刘不愿意离开的原因,是老刘的“根”在村里,用老刘的话说就是“在咱村里住着舒坦,连土腥气都好闻!”
    1月22日下午,突然接到疫情防控通知的老刘,寥寥几句就打发走了孩子们,迅速赶到村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连几天,他都住在卫生室里。白天,到村里询问回村人员的情况;晚上,加班加点对白天排查人员的信息进行分类登记。“一指禅”的老刘硬是用电脑把这些人员的信息整理好、打印出来。别人问他为啥这么拼命干活,他说:“老害怕字写得潦草,别人看不清楚,影响疫情防控工作。”
    后来到村卡点值班,老刘又是好几天没有回家,饿了就凑合着吃一些泡面。他总是笑着说:“在咱村,我饿不着。我到村民家里吃饭,他们都欢迎!”朴实的语言,此刻却显得格外亲切!是的,在村里,大到盖房子,小到生孩子,没有谁比他更熟悉这里的一切。
    2月5日深夜下起了大雪,此时的老刘依然坚守在卡点执勤处。早上,老刘搓搓冻得发青的脸和手,对接班的村干部说:“伙计们,天太冷,大家辛苦了!咱们一定要守好罗岭这个西大门,决不能让病毒祸害咱村的人!”看着他那冻得直打哆嗦的样子,大家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心疼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这点儿苦不算啥!以前,生活更苦,咱们照样熬过来了!”这是他的口头禅。他热爱这片天空,热爱这片土地,更热爱这里的父老乡亲。在老刘沧桑的脸上,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记录着一个故事和一段乡情。
    这就是刘超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诠释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