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是我的超级英雄”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刘宝霞 卢 闯 文/图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想你了。” “等妈妈把病毒打完就回家了。” “妈妈,你是像超级飞侠一样的超级英雄吗?” “对啊,妈妈是你的超级英雄……” 画面中,正在和妈妈视频聊天的小男孩名叫于嘉希,今年8岁了,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从2月15日到3月4日,于嘉希已经有近20天没见到自己的妈妈了。在和妈妈聊完最后一句话后,这个平日里坚强的小男子汉再也抑制不住对妈妈的思念,趴在桌上痛哭起来。而视频那端的妈妈刘丹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刘丹的丈夫给她一个深情的拥抱
刘丹是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2月15日,她作为漯河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踏上征程、驰援武汉。 “当儿子知道我要去武汉时,他很舍不得我走。”3月2日下午,刘丹在电话里说。于是,她连忙安慰儿子说,自己去半个月就回来了,有空会跟他视频聊天。 可是,过了妈妈承诺的归期,却一直不见妈妈的身影,这次小嘉希有点着急了。刚刚8岁的他一开始不太懂得这次新冠肺炎有多可怕,形势有多严峻,但是通过爸爸妈妈的讲解,他也渐渐明白了妈妈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此刻就需要去救死扶伤,去帮助更多小朋友的家庭。 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想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但是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刘丹别无选择,身上肩负的职责让她必须舍小家为大家。 在武汉市江汉区方舱医院,刘丹与同事们一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圆满完成方舱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作为护理小组组长,刘丹努力克服艰苦的条件,事无巨细,确保全组队员的防护万无一失,并时刻以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要求自己,把危险而繁重的工作留给自己。在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全部湿透、护目镜起雾、胸闷、气喘的情况下,刘丹仍不忘记鼓励队友,给予她们信心。工作之余,刘丹还撰写援鄂战地日记,把自己进舱工作的感受及经验分享给大家。 刘丹的丈夫于苗子是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外二科的主治医师,同样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他曾于2016年5月~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人民医院参与医疗援疆工作。在援疆期间,于苗子不仅从事外科临床工作,还带领当地医生开展胸部及腹部手术,进行临床教学。他积极参与下乡义诊,为当地同胞送医送药,深受好评。于苗子还被评为“优秀援疆医生”“伊吾县荣誉县民”等。 疫情暴发后,于苗子和刘丹同时写下了抗击疫情请战书,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地方战斗。由于工作需要,医院选派刘丹加入援鄂医疗队。在出征仪式上,于苗子专门为刘丹送行。就像当初刘丹送他援疆时那样,于苗子给了妻子一个深情的拥抱,既是对她临行前的鼓励,也期盼着她平安归来。 刘丹在日记中写道:“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为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团队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