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患者管理实现全程智能化
开封多举措关爱医务人员
体检
她选择再战
他摘下口罩为路人做人工呼吸
河南16位康复者献血6000毫升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郑州大学二附院紧急调运5台ECMO支援武汉
“为了大家的平安幸福,晕倒了也值!”
南阳逐级签订责任书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管理
只为患者早点出舱
“做再详细的计划都不为过”
患者用3个“非常”感谢河南医疗队
1
11 1 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患者管理实现全程智能化
 

AI辅助诊断 机器人协助护理
患者管理实现全程智能化
本报记者 王 婷  通讯员 胡秋含  王 冰

    走进郑州岐伯山医院隔离病房,一个萌态十足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映入眼帘。它是郑州岐伯山医院的护理小助手,医护人员只需把配好的药品交给它,再选择病房号,轻轻按下出发键,它就会稳稳地行动起来,快速到达指定地点。
    从引入CT影像AI(人工智能)诊断、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和智能配送机器人等设备,到实现入院患者的病历、诊疗、医疗影像的全流程数字管理,短短6天时间,郑州岐伯山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从无到高端的转变。
    6天时间,700多套硬件设施铺设到位
    阿里云工程师团队队员从全国各地赶到郑州后,迎接他们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科团队合作,一周内完成郑州岐伯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一家现代化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周期至少需要3个月甚至半年,但是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周,我们不仅要完成,还要做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低投入,这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我们与阿里云团队密切沟通,全力推进系统建设、流程优化、设备调试等工作,在人员调配、物资供应、部门协调、信息畅通等方面给整个团队提供保障。”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母心灵说。
    双方团队经过14个小时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方案:引入CT影像AI诊断、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和智能配送机器人等设备,同时对入院患者的病历、诊疗、医疗影像等进行全流程数字管理。
    短短6天时间,50多个业务系统、40多种信息化设备、700多套硬件设施铺设完成。
医护人员有了“左膀右臂”
    在郑州岐伯山医院隔离病房,和医护人员同样忙碌的,就是护理小助手,它除了能送药物,还能送饭、送化验单。“它不怕病毒,不需要戴口罩,不用穿防护服,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能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科科长卜晖对护理小助手的表现非常满意。
    “最智能化的是新冠肺炎AI诊断,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进行疑似病例诊断。郑州岐伯山医院是河南地区首家引入CT影像AI诊断的定点医院。通过AI诊断,20秒内可以对CT影像得出判断结果。”卜晖说。
    此外,郑州岐伯山医院还配备了基于5G(第五代通信技术)的移动医护、医疗废弃物管理、耗材溯源管理、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了新冠肺炎患者从建档、诊疗到康复的全流程、全业务场景的智能化管理。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