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曹付梅
2月19日,第二个大夜班。 零时30分,集合队伍,准备出发。在车上,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欣赏着武汉市的街景。距离上次来武汉市已经有5年时间,但我依稀记得当初熙攘的人群、璀璨的灯光,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如今却空空荡荡,像被按了“暂停键”。 1时,车到达江汉区方舱医院。我在门口领取了防护物资,临时找一个空帐篷,开始戴口罩,穿防护服,一层又一层,装备完毕。2时,我准时进舱,投入战斗。 进舱后,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到处是消毒水,一些患者在随意活动。由于该院收治的患者病情较轻,处处都是患者的活动范围,所以做好防护至关重要。在该院,我们主要负责记录、协调、准备、发放舱内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生活和医疗用品、血标本和咽拭子采集的收发工作。新冠肺炎的重要检测为核酸病毒检测,这就要求采集标本准确无误。我的工作就是谨慎、认真核对标本,不能出现一丝疏漏,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被准确采集标本。同时,我还负责新确诊患者入舱工作,从预检、分诊处引导患者进入预先安排的病区等。 3时,我跟随武汉市当地老师一起巡视病房。一楼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3个区,每个区又分为多个舱,每个舱有20张病床,床之间有1米的距离。我跟随老师穿梭其中,看着患者睡觉时也戴口罩,心中隐隐作痛。 4时30分,到了早饭时间,我们通知各个病区到总台领取早饭。我们和老师一起分发早饭。两小时,我们累计为患者发早餐1419份。8时,到下班时间了,我们与白班人员详细交接物品等。 在该院,我们的排班是6小时一个班次,加上穿脱防护用品时间和来回路上用的时间(酒店距离医院20公里),需要10小时左右。其间,我们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服;时间久了,护目镜周围有许多小水滴,会影响视力。因防护物资紧缺,我们不想浪费防护服,所以时常坚持10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这已成为常态。由于防护服的批次不同,有些衣服不合身,会出现勒、闷气、行动不便等现象,所以工作结束后,我们的面部会留下深深的勒痕,鼻梁被磨破皮、出血,耳朵被压得肿胀变形。 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吧!虽然抗疫道路曲折,但我们有良好的作风、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者为漯河市援鄂医疗队感控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