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她给百天婴儿断了奶 本报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曹 咏 吴文君
2月5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号楼新改建的12间重症隔离病房(15张床位)正式接收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这一切得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该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郑俊丽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孩子今年6岁,小的孩子才3个多月。这个春节,她本来应该在家休产假,但得知医院要在河医院区新建重症隔离病房的消息后,立即终止了产假,放下嗷嗷待哺的婴儿,带领护理人员投入病房改建工作中。 这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郑俊丽和同事常常需要连续奋战,准备各种防护用品,制定隔离流程和防护措施,还要培训防护知识和技能。加班加点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即使在除夕之夜(2月24日),郑俊丽和同事也在挑灯夜战。她6岁大的儿子经常想妈妈,想得眼泪在眼眶里转;3个多月的婴儿只能喝奶粉,经常哭闹。对此,郑俊丽心里感到愧疚,“但疫情当前,必须舍小家为大家”。 郑俊丽的同事这样评价她:“婆婆嘴、媳妇腿”。“婆婆嘴”就是不断强调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媳妇腿”就是多走动、多检查、多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