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郸城医共体:“三招”织成疫情防控网 |
|
本报记者 侯少飞 通讯员 王宏伟 刘 辉
“集团医务人员要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众志成城,戮力同心,誓为郸城百万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堤防!”郸城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理事长于健说。 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郸城县人民医院作为郸城县唯一的定点救治单位,同时还是郸城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总医院,肩负着9家乡镇卫生院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疫情,集团总医院迎难而上,利用医共体优势,积极投身于第一线,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发挥体制优势,上下“共管” 疫情发生后,郸城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以“三统管”“七统一”的体制优势,建立完善了联防联动工作机制,集合全集团的人力、财力、物力,成立郸城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工作组、应急保障组、救治专家组、疾控组、感控组、宣传工作组、综合督查组等7个工作小组,统筹集团内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领导小组对所有成员单位疫情所需的重点医疗应急防控物资实行统一调拨制度,进行动态管理。在每日的疫情工作会上,成员单位通报各院区物资储备情况,确保一线医务人员和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得到有效防护。1月27日,郸城县白马镇出现了两例确诊病人,当地疫情防控任务陡然加重。集团总医院在了解到白马镇卫生院这一情况后,连续两次紧急调配10箱抗病毒、抗流感药品,1100只口罩、16套医用连体防护衣以及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给予支持。 同时,领导小组副组长按照分工,包片乡镇卫生院,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进行督查。对于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医疗废水,集团全过程管控,杜绝疫情防控隐患的发生。成员单位没有独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无法满足《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的,24小时内必须整改到位;个别格局受到限制的成员单位,必须搭建临时简易房,解决问题、整改落实;标准化卫生室村医要强化防控责任,做好重点人群防控工作。 发挥专业优势,技术“共助” 郸城医共体刚试点一年,基层成员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应对大型突发性公共事件经验不足。面对疫情的蔓延,乡镇卫生院有些手足无措。针对这种情况,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领导小组与疾控中心相关人员相互配合,利用集团总医院的医疗团队及医疗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技术“互助”。 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首先成立救治专家组,以“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为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集团总医院进行救治,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其次成立疾控组,对医共体内乡、村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方案、防护用品穿戴、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并对预前分诊、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基本流程、规范操作、消毒隔离及转诊培训,防止和减少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再次帮助白马院区成立疫情小分队,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并公布发热门诊和组员的联系方式,成员24小时待命,引导理性防范,规范诊疗,确保每一例发热病人都能得到妥善处置。 发挥协同优势,运行“共防” 疫情防控,唯有“严防死守”,才能换来“可防可控”。正值春节,疫情发展迅速,波及面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发挥协同优势,联合村医等“健康守门人”,织成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疫情防控网。 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一是以集团各支部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二是在所有成员单位设置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对入院的患者和家属测量体温,所有车辆禁止入院,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是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由集团疾控科统一汇总上报,避免瞒报、缓报、漏报,确保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四是坚持群防群控,每一位村医按照统一安排配合乡镇人员逐户排查,并对辖区内居家留观的武汉返乡人员,进行早晚两次体温检测,并签字留存照片,做到定人、定时、定点查访,其间如有人发热,及时由专人专车送至集团总医院集中治疗;五是动员基层医务人员在卫生室、村头,利用朴实的语言,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六是抽调志愿者在集团内各个监测点对来往车辆、行人进行体温检测,防范化解输入性风险,做到科学防控、有序防控、安全防控。 疫情发生后,集团近2000名医务人员取消了节假日和休息时间,24小时值守、24小时待命,“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随时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