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百岁老人要做髋关节置换术吗?
荥阳爱心献血屋正式启用
医药卫生报社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
1
11 1 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百岁老人要做髋关节置换术吗?
 

百岁老人要做髋关节置换术吗?
本报记者 索晓灿

    几天前,109岁的陈老太太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髋部损伤科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术并安全度过风险期,康复出院。她成为该院区开诊5年来年龄最大的手术患者。2018年至2019年9月,已有20位百岁老人在该院区完成关节置换术。
    近年来,百岁老人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新闻屡见报端,但因其年龄大、身体机能状态和代偿能力较差,来自家属等方面的反对声音比较大。那么,百岁老人到底要不要做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做不做手术?
保守治疗比手术更凶险
    陈老太太平时身体硬朗,不慎摔伤后当即感觉右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面对109岁的患者,医生表示髋关节置换术风险太大,建议保守治疗。回到家后,陈老太太不仅疼痛日渐剧烈,而且臀部出现严重压疮。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稳定的关节,连接躯干与下肢,起着主导运动和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髋关节骨折常常被骨科医生称为老年人的“最后一跤”。
    老年人摔跤致髋部骨折后多数选择保守治疗,卧床休养。随之而来的压疮、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面临死亡的风险。相关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后的生存率约为50%,而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每年将新增160万至630万例髋部骨折病例,其中90%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
    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是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主任孙永强说,高龄老人髋部骨折后,无论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并发症都比较多,如果骨折部位不能自行愈合,不做手术绝对不行。“只要身体允许,手术治疗的优点更多,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为患者尽早手术更安全。”否则,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应激性溃疡、泌尿系统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在延迟手术后也会大大升高。
手术难点在哪里?
缩短手术时间、加速康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高龄已经不是此类手术的禁区了。”孙永强说,为百岁老人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关键问题有两个,即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和加速康复。“手术时间越短,手术刺激越小、出血越少,患者机体反应就轻、恢复就快;加速康复能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尽快康复。”
    目前,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成熟,医生经验丰富,3D(三维)打印技术也为假体私人订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抵御术后感染、假体松动和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化脓性关节炎等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风险,对医生的技术、多科室协调配合等要求很高。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髋部损伤科副主任张晓东是陈老太太的主刀医生。面对身体机能状态、代偿能力较差的109岁的陈老太太,张晓东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伤口暴露时间短、出血少,感染概率大大降低,患者接受麻醉及低温的时间也大大缩短,降低了手术风险。
    争分夺秒,手术时如此,康复时更是如此。陈老太太术后1小时就可以完全坐起,术后第一天能在他人搀扶下站起来。
    在临床医学中,骨科手术和术后康复相辅相成。前些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已经组建了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麻醉科、内科、康复科、护理部等多学科参与的全流程、多方合作的康复治疗模式,为像陈老太太一样的百岁老人带来舒适的就医体验。
怎样让老人少受罪?
舒适康复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传统手术方式下,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术后6小时禁食、禁水,再加上手术时手术室温度、输注液体温度等较低,患者多数“饥寒交迫”,高龄老人更难忍受。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结合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等,规定患者术前6小时禁固体食物、4小时禁液体食物、2小时禁水,术后半小时,患者肠鸣音正常即可饮用温开水,术后2小时无异常者可坐起来喝白粥、吃咸菜。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护理部主任吴松梅说:“为了加强术中患者体温监测,我们严格控制麻醉时间、调节室温,还为患者盖保温毯,对输注液体及血液进行加温。”
    在术后康复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患者做完髋关节置换术后,我们会在他们的神阙穴上进行中药脐贴,促进胃肠蠕动。”吴松梅说,他们在临床上进行了大致测算,贴中药脐贴的患者一般术后24小时就能大便,而不贴中药脐贴的患者大便一般需要72小时。
    此外,在术前、术后,医务人员采用针灸、推拿等手法按摩,改善患者内收肌的挛缩情况;术后早期,让患者服用活血解毒类药物(如该院协定方解毒饮),降低血栓发生率;让老年患者服用补气血的中药,避免术后容易出现的气血两亏状况等。
    手术患者治愈率、围手术期死亡率、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手术输血率及输血量、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率,都是检验术后康复质量的重要指标。2019年11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方案(2019年~2020年)》,明确了加速康复外科质量控制的治疗效果指标,同时指出,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孙永强说:“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做到精准、微创及对损伤的控制,减少患者伤口暴露时间和出血,在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前结束手术,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感染率等,让老年患者在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少受罪,更快、更好、更舒适地康复。”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