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定位浅析 □刘笑天
随着国家鼓励社会办医力度的逐渐加大、各项惠医政策的不断落地,一些投资人看准医疗服务市场前景,计划举办民营医疗机构,但是对办医定位的认识有些模糊。 我认为,从卫生健康管理角度,社会办医定位要抓住以下这几个关键点。 一、分类性质 投资人可自主决定经营性质,选择举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一些基层地区的投资人倾向于选择非营利性,认为非营利性医院可以赢取患者信任。而从相关法律等规定分析,举办非营利性单位相当于向社会捐赠而不求回报,也不能收回投资;营利性单位则有利于事业与资本结合,进退有余。 二、机构类别 大型企业或投资集团初入医疗市场,为彰显实力、快速打造品牌,倾向于举办大型三级综合医院。但是,医院是知识与资本密集型单位,大型综合医院场地面积需求大,需要配置较多科室、人员和医用设备,运行成本高,至少三四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对企业现金流和债务管理能力要求高。 中小投资者多投资连锁诊所、门诊部、专科医院等小型医疗机构,管理结构简单,容易调整运营模式。 三、品牌经营 医疗机构塑造品牌除政府引导外,主要靠口碑传播,美誉度形成慢,一旦形成则持久力长。 医疗行为本身利润率不高,打造自有品牌还是使用现有品牌,对运营成本有明显影响。 四、医保权重 中小型民营医疗机构引流能力有限,取得医保资质,是保证患者来源、增加稳定收入的重要方式。 但是,中小型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应注意,一方面使用医保资金意味着与公立医院执行相同的收费价格和药品目录,另一方面医保资金流转慢,对现金流影响较大。投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申请,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医保资质。 (作者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副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