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我们村的卫生所明天会更好
孙文的助理全科医师学习之路
几个乡医的中秋节
现场缴费 快速办理 买份保障 安心执业一篇报道引起了卫生院院长的重视
医疗保险真该早买啊
方城县人民医院组织技术操作
舞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职业病防治监测工作
光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
睢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为2019年
1
11 1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我们村的卫生所明天会更好
 

我们村的卫生所明天会更好
□张喜德

   我是鄢陵县南坞镇卢庄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目睹了几十年农村卫生事业与村卫生所的变化。回想过去,细看今天,我感到许多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群众看病难的状况有所缓解
    新中国成立时,医疗资源匮乏,村里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只有一位私塾先生精通医术,村民生了病,都找他把脉、治病,但私塾先生不卖中药,只开药方,让患者按方买药;没钱买药的村民,只好用一些单方、验方或者挖一些草药来治病。当时,即使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所以一些患重病的村民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失去生命。加上当时瘟疫盛行,疟疾、伤寒、霍乱、麻疹等传染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看病难的状况有所缓解。可是,基层缺医少药的状况依然存在,医生只能依靠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来判断病情。对一些危重疾病,如果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基层缺医少药状况有了改善
    1962年,国家出台扶持基层医疗卫生的政策,要求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1966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的政策推动下,卢庄村建立了卫生所。1967年,卫生所由1间门诊室发展到4间,卫生员由1人增加到4人,并设有诊断换药室、注射室、药房、仓库。随后,通过到外地参观、学习,我的诊疗技术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与其他乡村医生开展了一些简单的自制药剂,比如灭菌用水、鱼腥草等针剂,还自制一些丸、丹、膏、散等中药制剂。1968年,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村民看一次病,只需交挂号费,其余免费。当时,国家大力提倡“一根银针一把草,少花钱治大病”。乡村医生时常背着药箱走村串户、走向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随叫随到的诊疗服务。卫生所全体成员通过共同努力,积极为村民治病、宣传预防疾病的知识等,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村卫生所得到了扩建
    2007年,卫生管理部门为了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后来,村民看到了希望,所以村民参合率由原来的80%上升到99%以上。
    2010年,在国家出台扶持基层医疗卫生的政策后,卢庄村卫生所得到了扩建。村卫生室扩大为6间,有自来水、紫外线照射灯、空调,设有药房、诊断室、观察室、免疫规划室、健康宣传室、治疗室,并配有电脑、打印机、资料柜、诊断床、宣传栏等;乡村医生的治病水平得到了提高;再加上医疗条件的改善,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村民不出村就能得到及时治疗,既方便又省钱,还不耽误干农活。同时,镇卫生院的各种诊疗设备、检查疾病的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购买了X光机、心电图机等设备,患者在家门口就可得到有效治疗;若有镇卫生院不能治疗的疾病,只需要拨打120,救护车在30分钟内即可到达,并将患者接到医院抢救、治疗。一天,村民苏某患了宫外孕,出血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病情危重,其家属立即拨打120,救护车在30分钟内将其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由于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
村民的养生意识有了提高
    随着国家日益强盛,城乡差别日渐缩小,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现在,县人民医院利用信息技术等,建成集通信、影像数据传输等为一体的诊疗服务系统,可以远程会诊,患者在县医院即可享受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大医院专家的诊治服务。我们镇卫生院与26个村卫生室和许昌市人民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服务,乡村医生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可以得到专家的指导,为村民治病提供了综合服务平台。
    乡村医生不仅担负着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还担负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乡村医生积极做好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孕产妇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比如为儿童预防接种,使许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为35岁以上村民定时测量血压,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定期检查;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等。如今,村民不仅注重保养身体,养生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随着医改的深入开展,我深信卫生所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我将发扬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精神,努力为村民的健康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作者供职于鄢陵县南坞镇卢庄村卫生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