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省卫生健康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五百多家医疗机构共织卒中防治网
卫生院院长割走群众“保命钱”——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卫生院原院长赵盛平违纪问题剖析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关于核医学检查的那些事儿
1
11 1 2019年9月1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卫生院院长割走群众“保命钱”——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卫生院原院长赵盛平违纪问题剖析
 

编者按:医疗卫生系统是治病救人、防病治病、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机构,但系统内有一些人却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在腐败的深渊越滑越深,着实令人痛心。本报《扬清风 树新风》专栏,旨在剖析医药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总结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经验。本期,我们对中纪委通报的一则典型案例做了剖析。鲜活的案例,深刻的教训,以期大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案情回顾】
医院科室:自己承包给“自己”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距离白云区行政中心十几公里,群众到县城就医不方便,沙文镇卫生院担负起方圆几十里(1里=500米)老百姓的医疗、保健工作。赵盛平从2009年11月调任该院院长以来,未能认真履行职责,而是想方设法捞钱。
2010年年初,赵盛平以该院的名义与李某、王某合作签订聘用协议。李某、王某负责装修该院大楼、投入手术室设备等,承包该院综合科,每年向该院缴纳业务收入的15%作为管理费,剩余85%作为利润。利润是通过假造人员工资、绩效等造册、签字后,从该院财务账上提取。
2011年11月28日,由于该院综合科效益不好,李某、王某与赵盛平协商签订解除聘用协议。协议约定:自2011年11月27日起,李某、王某投入的办公和医疗设备归该院所有。该院向两人支付费用作为对投入设备的补偿,但是赵盛平以资金紧张为由,协商以支付“工资”的形式,按照每人每月3000元的标准对两人进行补偿。
赵盛平谎称李某、王某委托他来管理该院综合科,安排财务停止向李某、王某拨付承包利润,改为每月分别向两人存入“工资”3000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共向两人的银行账户存入“工资”14.4万元。
停止合作的消息,赵盛平没有告诉该院任何人。为了掩人耳目,赵盛平调整财务人员,方便自己捞钱。
2013年年初,赵盛平让妻子找来妻姐王某和岳父朱某的银行卡。随后,他向财务室提供两人的银行账号,并告诉财务人员合作方有变,要求其每月按时向两人的银行账户打款。2013年2月,赵盛平把从原合作方李某处骗取的其妻姐郭某的银行卡账号也提供给财务人员,以同样方式命令其向郭某的银行卡上打钱(由于财务失职渎职,已另案处理)。2013年2月~2014年6月,赵盛平以这种方式贪污公款共计923216元。
医疗设备:自己卖给“自己”
2014年5月,丹寨县黔东医院代表林某打听到沙文镇卫生院正在寻找合作方,主动来谈合作。
赵盛平隐瞒原合作方医疗设备已在解除聘用协议中约定归卫生院所有,谎称自己代表原合作方来谈承包转让事宜,如果林某想承包卫生院的综合科,就得支付“原合作方”购买设备的费用,并让林某将设备转让款转给自己,再由他转给原合作方。在签订合作协议后,林某将35万元通过银行直接转账到赵盛平的银行账户。但赵盛平并未将此款项交到卫生院,而是将国有资产无声无息地占为己有。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自己发给“自己”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赵盛平依然有恃无恐。2013年~2016年春节期间,他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上动起了脑筋,他安排卫生院两名财务人员以伪造临时工工资、开展老年人体检、发放绩效和乡村医生补助等形式,编造虚假名册,自己签字后发放,再转入“小金库”,共套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共计25万余元。其中以发放奖金、绩效等名目发放给职工6万余元,其余由赵盛平及两名财务人员共同占有私分。农民的“保命钱”又悄然进了他们的腰包。
教训沉痛:自己毁灭自己
2016年9月,白云区纪委在开展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经费使用情况专项监察中,发现赵盛平以上违纪违法线索。专案组经过周密审查,查明赵盛平涉嫌与他人共同贪污公款、滥发津补贴、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处理结果】
2016年12月,白云区监察局报请区人民政府同意,给予赵盛平开除公职处分,并将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案后漫议】
妙手回春、仁心仁术都是对行医者的赞美,但51岁的赵盛平却因“贪欲”而玷污了这些美好的字眼儿。他非但没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反而沉溺于在农民看病的“保命钱”上“动手术”,把乡镇卫生院当成自家捞钱的场合,将150余万元的巨额国家卫生经费不断地装进自己的腰包,最终坠入违纪违法的深渊。
思想道德滑坡是导致贪污腐败的根源,赵盛平一门心思想发财,最终走上违法的道路。长期“一把手”说了算,缺少必要的监管,是他得以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乡镇卫生院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财务监督,堵住漏洞。
 (本报记者史尧整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