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具有独特优势 □刘利哲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养生、中医康复等。中医康复可解决现代医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比如对各种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心理和认知障碍等)的康复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些人认为康复是一个现代医学概念,中医学没有康复概念。实际上,“康复”一词首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撰写的《万病回春》,其在后序中有“复沉潜诊视,植方投剂,获效如响,不旬日而渐离榻,又旬日而能履地,又旬日而康复如初”的文字记载。其表述的内容与现代医学的康复极为相似。 康复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个人从健康状态到疾病状态的过程称为生病;而从疾病状态回到健康状态的过程称为康复,也就是恢复健康的意思。平时,我们到医院看望患者,经常说:“祝您早日康复!”这便是广义的康复。狭义的康复一般指疾病或者是外伤导致肢体等出现功能障碍,通过各种治疗手段改善这些功能障碍的过程。一般来说,患者在患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疾病时进行治疗,病情稳定后,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中医康复。下面要谈的就是这层意义上的康复。 中医康复的整体优势 中医康复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相关的思想和内容分散于形成独立学科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科书籍及相关著作中。同时,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对于中医康复的影响是深远的,其理论核心是一脉相承的。 中医康复在强调运动、平衡、言语、认知等功能恢复的同时,还主张辨证康复,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制订个体化康复方案。同时,中医康复加强针对性、灵活性,真正形成了中医康复学的特色,并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多种方法,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综合调理脏腑功能及身体机能,重新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 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一个人是一个整体,结构和功能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一个整体,这与当代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康复目标是一致的。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中医康复在临床的具体应用过程中,从不把散在的临床症状单独处理,因为单独处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症状容易反复出现,即“治标不治本”。中医时常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康复的技术优势 数千年来,中医学历经了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的不懈努力,构建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疗法和经方验方等。比如药疗、食疗、针灸、推拿、熏洗、蒸、烫、浴、敷、贴、搽等外治法;归属现代物理疗法的热疗、冷疗、光疗、声疗、水疗等;归属作业疗法的弹琴、书写、绘画等;归属运动疗法的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项目。这些疗法在中医康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现代医学康复解决问题提供了中医思路和中医疗法,从而为中医康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医讲究“病有千变,药亦有千变”。这种“千变”对于中医来说,意味着在临床上遇到问题时,有更多的解决方案可以选择;对于患者来说,多一种治疗方法,则多一种康复的希望。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康复,必将促使更多的家庭得到幸福。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本文由刘永胜、刘晓霏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