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停车难问题有望缓解
“看到病人痊愈,是我最高兴的事”
心系家乡健康行活动走进滑县
区域脑病专科诊疗中心落户平顶山
“哈佛医学院合作中国行”走进周口
河科大一附院开展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三门峡完成HEARTS高血压防治项目培训
爱的表白
“全民参与爱国卫生,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宣传活动
1
11 1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科大一附院开展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河科大一附院开展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解除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痛苦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陈丽莎 庞艺芊)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为一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术后患者状况良好。此次手术在全省尚属首例,填补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的空白。
    患者李某,女,2016年曾因“肺栓塞”接受抗凝治疗,停用抗凝药物后逐渐出现活动后胸闷、喘息并一过性晕厥,先后辗转国内多家医院,均被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接受药物治疗的两年来,李某胸闷、喘息症状时轻时重且逐渐加重,活动耐量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今年4月,李某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右心导管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平均肺动脉压为73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肺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双侧肺动脉远端多发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毛毅敏教授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类预后极差的肺动脉阻塞性疾病,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及右心衰竭。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寿命常不超过3年,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球囊肺动脉成形术、靶向药物及肺移植。利奥西呱是目前唯一被证实能有效改善CTEPH症状的靶向药物,但其价格昂贵,且疗效十分有限。目前认为,外科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愈CTEPH的唯一方法,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已成为治疗CTEPH的一种新选择。近期的研究表明,BPA能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BPA显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但BPA手术风险与肺动脉压密切相关,李某肺动脉收缩压高达137毫米汞柱,对于这样的重度CTEPH患者,BPA手术风险十分大,国内鲜有成功案例,也十分具有挑战性。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李某的病情高度重视,全院多学科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分析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该中心还积极联系中日友好医院的专家,共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讨论。由于李某肺动脉阻塞多在血管远端,且双肺血管多发病灶,无法进行外科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专家共同讨论认为,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是最佳治疗手段。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介入科、血管外科团队的协助下,介入导管室和心内介入导管室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对患者实施了球囊肺动脉成形术,造影结果显示右下肺闭塞的肺动脉段远端开通。术后,患者情况良好,未出现肺水肿等并发症,胸闷、喘息症状改善。专家表示,此类患者通过4~6次手术后,胸闷、喘息和活动耐量降低的症状将得到明显改善,肺动脉压力将明显降低。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