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多人在线学知识 “防艾专家进校园”活动走进河大 本报记者 朱晓娟/文 许冬冬/图
“大家自己动手来做红丝带,把红丝带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爱心,然后将它戴在左胸。红丝带是全世界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行动的标志,象征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也象征着人们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4月18日,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报告厅,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刘征向台下500余名师生讲解红丝带的由来,并教大家制作红丝带。 当天,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医药卫生报社承办,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大学协办的2019年“防艾专家进校园”活动的第二站走进历史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学,进一步扩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作为此次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专家面对面座谈环节邀请了刘征、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孙定勇及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孙洁3位艾滋病防治专家,以座谈及有奖问答的形式,跟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互动交流,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来自塔吉克斯坦、就读于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的李拓(中文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这个活动,我知道了更多的艾滋病知识。回去后,我会告诉同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艾滋病防治行动中。” 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二学生刘某说:“这个讲座很有必要。以前我是谈‘艾’色变,今天听了专家的讲座,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今后,我一定要多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对艾滋病病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此次活动还设置了看直播有奖抢答环节,网友们踊跃参与抢答问题。另外,将活动直播链接转发朋友圈集够68个赞之后,截图发送到《医药卫生报》微信公众号上,前10名网友还可以获得承办方送出的精美礼品。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62000余人通过互联网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最后,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还为大家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 据了解,自去年9月以来,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医药卫生报社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其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网络有奖问答活动参与者达到26万人次,发放奖金10万元;学生参与比例最高,占四分之一。今年,“防艾专家进校园”活动计划走进全省15所高校进行宣传,首站已在南阳理工学院启动,河南大学是第二站;同时,将以活动为契机,推出一批艾滋病防治知识科普专家,建立专家巡讲团,为全省艾滋病防治科普工作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