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托养中心解决了大难题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3月25日,在武陟县大虹桥乡托养中心,赵春才(化名)在众人的祝福声中,度过了难忘的50岁生日。他激动地说:“俺都没有庆祝过生日。在这里,大家为俺过生日,让俺太感动了!俺在这里生活得太幸福了!”这是武陟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在托养中心生活的一个缩影。 目前,全县5个托养中心已入住残疾人167名。他们在这里不仅得到了全面的医疗服务保障,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曾几何时,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名重度残疾人,那么,整个家庭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造成“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的局面。自2018年以来,该县按照“县级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利用现有的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等资源优势,逐步实现重度残疾人员集中托养全覆盖。目前,该县累计投入424.57万元,先后在县养老中心、圪垱店乡卫生院、大虹桥卫生院以及詹店镇卫生院建起托养中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提供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项目于一体的免费优质服务,真正起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幸福一群人”的作用。 大虹桥乡布庄村的贾小丽(化名)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其儿子在13岁时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不能自理。她既要照顾儿子,又要赚钱养家,压力很大。后来,贾小丽的儿子入住大虹桥乡托养中心,而贾小丽被聘请为托养中心的护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据了解,该县托养中心入住的条件是:在托养对象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户申请、村申报、乡审核、县确认”的程序,由武陟县扶贫办公室牵头,武陟县残疾人联合会、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将残疾等级评定为一级、二级,将日常生活明显不能自理、家庭无人照料的残疾人员纳入托养范围,并签订托养服务协议。为了给入住托养中心的残疾人员提供便利,该县各托养中心均设有洗浴室、康复室、娱乐室、治疗室、食堂等。康复室安装了电视、视频监控、床头呼叫系统和无障碍设施等,让重度残疾人员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优质服务和家的温暖。 “全县各托养中心的护工和厨师都是从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挑选出来的。在这里,除了吃和住,该中心每月还给他们发放2000多元的工资。”一位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人员说。 “俺住在这儿可得劲了,俺老弟还能外出打工挣钱,不用受俺的拖累了;母亲想俺了,还能来看看俺。”北郭乡西村的和小柱说,“在托养中心,一日三餐不发愁,每周洗两次澡,还定期体检身体,俺家人很放心。”和小柱是第一批住进托养中心的人。 “托养人员入住托养中心时,要接受全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3个医疗组每天进行两次巡查,并开展会诊、住院、转诊等工作。为了让入住托养中心的残疾人员享受医养结合服务,我们为每个残疾人员过生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大虹桥乡托养中心负责人说。 入住圪垱店乡托养中心的赵小四深有感触地说:“在托养中心,俺不仅吃得好、住得好,还能通过制作管卡来贴补家用。”赵小四因车祸导致下半身失去知觉,于2018年10月入住圪垱店乡托养中心。 前段时间,圪垱店乡托养中心有了一项新“业务”——制作水管管卡,每做一个管卡,就会有一些收入。“这些重度残疾人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来到托养中心后,不仅有人陪伴,还可以挣钱,既充实了生活,又锻炼了身体。”圪垱店乡托养中心负责人说。 “互帮互助如兄妹,难人相逢心连心;用具随意各自便,检查身体真放心;伙房师傅真用心,唯恐不合各人意;自从盘古开天地,托养中心是创新;七五拙夫肺腑言,听党话来感党恩。”大虹桥乡托养人家属李清亮写了一首诗,表达他对托养中心的感激之情。 (王正勋 侯林峰 任永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