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第五版:基层卫生
 上一版    下一版  
情满扶贫路 服务零距离
新野县人民医院积极推进分级诊疗
纸王村脱贫记
汝南县妇幼保健院“爱耳日”义诊来到幼儿园
“县医院的医生就是‘活雷锋’”
舞阳县卫生计生委多举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平桥区红十字会荣获“全省红会送医计划优秀组织奖”
洛宁县5家民营医院参加精准扶贫
商城县医保局督查组到商城县精神病医院开展医保督导和检查工作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促进医疗技术发展
仁心仁术守初心 无偿献血显真情
泌阳县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切实做好“学习强国”平台推广运用工作
徐集乡卫生院优质服务、惠民服务促发展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以“健康听力,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健康知识宣传及义诊活动
滑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
1
11 1 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情满扶贫路 服务零距离
     本报讯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役,抓好健康扶贫工作,如期脱贫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和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舞钢市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健康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率,以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为目标,创新健康扶贫发展理念,为贫困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一站式”结算暖人心
    舞钢市各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在门诊大厅设置“一站式”结算窗口,悬挂有健康扶贫政策展板、“一站式”住院流程图、患者住院报销流程图等,确保患者就诊报销时能一目了然。
    “我身体不好,几乎每年都要住几次院。以前办理出院手续非常麻烦;现在,在‘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可以全部办完,既方便又省心。”3月2日,在舞钢市人民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的张老先生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为了方便贫困人口就医,我们在指定的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开辟了‘绿色通道’,在诊治过程中,使其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入院时享受‘两免五优先’政策;出院结算时对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各类医保救助报销后的剩余部分再减免10%,切实减轻贫困群众的医疗负担。”据该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市累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贫困患者和“一站式”结算的贫困群众均有4000余人次,享受“两免五优先”政策的贫困人口达9441人次。
    家庭医生守护健康
    为了让百姓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舞钢市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群众把好健康第一关。
    “我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平时有点儿小毛病,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上门来服务。在家里就能看病,这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家住武功乡贫困村刁沟村的74岁贫困户吴庚相。一提到他的家庭医生刘晓亮,吴庚相就感激不已。
    为了切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高百姓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率,今年,舞钢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筛查摸底,为每名贫困人口建立了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分类健康干预,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发病率。目前,全市贫困户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该市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视对乡村医生技能的培训,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基本公共服务团队,与每个扶贫服务对象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定期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构建起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健康扶贫网络。同时,该市还积极融入“互联网+健康”平顶山项目,建立智慧医疗系统,推进医联体建设,以基层卫生云计算系统为载体,为贫困群众提供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双向转诊、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等服务。
    截至目前,舞钢市已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50个,累计完成贫困户和脱贫享受政策户签约1.3万余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实现全覆盖。
    政策宣传深入人心
    “以前生病了,我担心花钱,害怕去医院。自从知道了国家的健康扶贫政策,我们贫困户住院,经过各种报销,下来,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家住八台镇后鲁村的47岁贫困户马喜安高兴地说。
    为了提高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常识,舞钢市卫生计生委充分利用健康主题日、“5·19世界家庭医生日”等集中开展以传染病和慢性病等疾病防治知识、“健康素养66条”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促使贫困人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掌握健康扶贫知识。
    2018年,舞钢市各医疗机构累计开展160余场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受益群众1万余人;健康咨询、体检4500余人次;发放健康扶贫宣传手册、折页3万余份,在各类媒体发布健康扶贫宣传报道200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舞钢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宣传教育模式,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采取简单易懂、群众乐于接受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为患病贫困人口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段泓涛 陈会召 杨巧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