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手术后的 药物辅助治疗 □张维真
完全手术切除术后给予的治疗叫辅助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地消灭患者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或延迟复发转移的时间;而不完全切除术后给予的治疗,以治疗可见病变为目的,因此不能被称为辅助治疗。 除极早期患者,多数皮肤黑色素瘤患者需要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推荐治疗药物为大剂量α-2b干扰素,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 患者是否接受干扰素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复发转移危险度分层、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以及患者的主观意愿综合决定。 根据病灶浸润深度、有无溃疡、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危险因素,可将黑色素瘤术后患者复发转移危险度分为4级,用以判断术后患者发生复发转移的风险: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 低危患者有可能完全治愈,长期存活,5年生存率为95%左右;中危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0%左右;高危和极高危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50%不等。针对不同危险度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药物辅助治疗。 一、低危患者辅助治疗 对于低危黑色素瘤患者,既往研究显示,厚度小于0.5毫米的患者很少出现复发和死亡。目前尚无标准的辅助治疗方案,更注重于预防新的原发灶出现,以观察和定期复查为主。 二、中高危患者辅助治疗 中高危黑色素瘤患者复发与死亡的危险明显升高。对这部分患者,辅助治疗以应用大剂量干扰素为主。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都证明,大剂量干扰素能推迟患者发生复发转移的时间,进而延长患者总的生存时间。 三、极高危患者辅助治疗 极高危患者的辅助治疗模式仍在进一步尝试中,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但仍以大剂量干扰素治疗为主。 目前,我国黑色素瘤治疗指南推荐的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方案为:每天用药1500万单位,每周第1~5天用药,连用4周;随后每天用药900万单位,每周用药3天,隔天用药,连用48周。 (作者系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