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明白墙”成为激励墙 本报记者 李 季
最近,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帮扶的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乡常庄村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户贫困户家中及村委会都设置了一组“明白墙”。这组“明白墙”使该村贫困户明白了国家扶贫政策,激励贫困户确定奋斗目标,努力脱贫,成为贫困户竞相脱贫致富的激励墙和监督墙。 今年40多岁的张女士,丈夫早逝,与女儿相依为命。2017年,她罹患乳腺癌,治疗费用高,女儿又在上学。张女士就一拖再拖,承受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痛苦。扶贫工作人员了解后,让张女士对照“明白墙”填写材料,申报成为贫困户,享受居民医保、大病报销等政策。多重报销后,张女士的花费锐减,敢看病了,也看得起病了。现在,张女士处于术后康复期。扶贫工作人员为她送去了羊,帮她开展种植业。张女士家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扶贫干部席子明告诉记者,建立“明白墙”的初衷有4个: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原来,村民弄不清楚怎么才算贫困户、自己是不是贫困户,不明白贫困户该享受什么政策、已经享受了什么政策,对自己的收入、脱贫目标不了解。二是便于大家监督健康扶贫工作,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三是为了督促各级扶贫干部,帮助贫困户制订脱贫计划。四是让贫困户明白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和各种补贴,激励他们早日脱贫,同时固化贫困户、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贫困户基本信息等。 “明白墙”建在贫困户家中的显眼位置,囊括贫困户基本信息、享受到的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每季度的收入、帮扶人、第一书记、工作队等数十条信息,为扶贫考核、督查、检查、验收提供了明晰、真实的数据。同时,“明白墙”也是扶贫工作激励墙,督促各级扶贫工作人员针对每个贫困户出实招、帮大忙,打好健康脱贫攻坚战,也激励每个贫困户积极努力,力争脱贫。 同时,“明白墙”的设立也激发和鼓舞周边群众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共享幸福生活。今年38岁的周先生,为了帮助因病致贫的张老先生家尽快脱贫,经常帮助张老先生的小卖部进货。有一次,周先生开着自家的三轮车去外地进货,张老先生要掏油费,饿着肚子跑了一天的周先生硬是将钱还给了张老先生。今年麦收季节,一天突降大雨,周先生冒着大雨帮张老先生家将麦子及时收到仓内,保住了一年的口粮。邻居王女士也会经常送一些自家种的蔬菜给张老先生家,蔬菜淡季,王女士自己捡些叶子吃,把好的蔬菜留给张老先生一家。 设立“明白墙”后,常庄村的贫困户明白了自己享受到的帮扶政策,心情好了,撸起袖子加油干,与周围群众一起迈向小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