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眼科医生的“光明事业” □高佳蓉 文/图

工作中的王晓霞
“老先生,您的下巴再低一点儿,不要紧张……”3月21日上午,在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霞正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手术室外,等待手术的患者坐满了整个走廊。这是笔者第二次拜访王晓霞,但她依然因手术多无法接受采访。 “阿姨,往前坐一坐,眼睛睁开……”3月22日下午,笔者第三次来到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诊疗室。当时,王晓霞正在给患者进行检查。眼前的王晓霞,体态轻盈,说话做事干净利落,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坚毅和果敢,其实内心却非常柔软。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这样两个小故事。其一,2015年,汝阳县有一户贫困家庭,母女三人均患先天性白内障,几乎失明,但因为家境贫穷一直没有治疗。得知这一情况后,王晓霞积极请示医院领导后,经过缜密讨论,为她们确定了不同的手术方案,并成功实施了免费手术,使她们重见光明。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其二,在洛阳进行外教工作的一名英国老师,因患白内障慕名来到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进行手术。王晓霞和同事们尽心尽力,先后为其两次实施手术,使其白内障得到了治愈,同时双眼视力均达到了0.6以上。 “我的父亲也是医生。我小时候一直住在医院家属院里,就像在医院里长大一样。小时候,我经常跑到父亲工作的办公室……”王晓霞说。由于从小对医生的特殊情感,她对患者的渴望也更加理解。她为患者处置眼疾后还要经常进行七八个小时的连台手术。 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和连轴转的工作,导致王晓霞严重贫血,但为了患者的健康,她只是稍作调整就回到科室继续工作。 在坐门诊时,遇到三四岁的屈光不正患儿不能很好配合检查,她就细心引导、耐心等待,诊察一个患儿就需要半个多小时。为此,她经常顾不上吃午饭。王晓霞常说:“我们的想法都比较单纯,一心只想看好每一位患者、做好每一台手术。我们的诊断和治疗,只要患者满意就够了。” 笔者了解到,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年来,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王晓霞,对眼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具有较深造诣,尤其擅长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她先后完成了2万余例眼科手术,深受患者赞誉和同事们的认可,并获2017年“洛阳市巾帼建功标兵”和2018年“洛阳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据了解,目前,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不仅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配置,还开展了微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高度近视眼内镜植入术、高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有些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造福了一方群众,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