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书吧 □朱晓霞
大厅装修时,新来的院长要求在大厅西北角打一排柜子做书吧。在医院大厅开书吧?大家很愕然,特别是在征求装修风格意见的时候,很多医院职工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人说,在公共场所建个书吧,那就是个无底洞,你放多少书也不够偷啊!还有人说,这是政绩工程……院长微笑着但很坚决地说:“俗话说得好,窃书不为偷。就算这些书都被拿走了,也权当我们为传播文化做一点儿贡献吧!” 书吧建好之后,各科室都捐献出一些书籍,把书柜摆得满满的,在柜子上方还装饰了一些陶罐、瓷瓶等。医院又购置了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旁边放上几盆幸福树,把小小的书吧布置得古色古香。不少人都在观望着,有人甚至预言——三天不到书吧就会让人一扫而空,甚至那几把椅子和桌子也不被放过。说实话,我真的很担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在大厅书吧里,经常会有歇息的人随手翻阅着书柜里的书;也有父母带着孩子在候诊时,或讲故事,或念儿歌。每次走到大厅,我总是能看到这些温馨的场面。书吧的书偶尔也会少去几本;但多数时候,它依旧是满满的,不少人在这里驻足停留。这一方小天地不仅给疲惫的求医者提供了歇脚的地方,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汲取精神营养的平台。它就如一股暖流,在寒冬里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每次走到大厅,我总是会在书吧前待上一会儿,静静地看着它,回想它的建立过程。想当初,书吧的建立很多人是反对的。作为医院的一员,大家都想让医院形象得到提升;但对建立公共书吧,许多人至少还是抱有怀疑的。确实,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而素质的提升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引导者;如果从来不想为提高素质提供机会或者一直用老观念去评判一个事物,社会进步和素质提升就是一句空话。我觉得医院书吧的建立除了能提升医院文化品位外,更是对社会成员诚信的一种检验和促进。它似一面镜子,既能照出我们深藏在心中的尘埃,也能促使我们进行清扫。如果大家都能约束自己,做别人的榜样,那么社会文明、和谐离我们还会远吗? 如今,书吧已经成为医院一道风景,是展现医院文化的一张名片。特别是有其他医院同行参观的时候,我们总是会介绍这个书吧;他们往往流露出赞赏的神情;医院职工也已适应了书吧的存在,时不时都会过来看一看,整理整理书籍。 (作者供职于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