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哪种腹泻该用抗生素? |
|
临床医生首先要区别腹泻与假性腹泻。假性腹泻指一些硬实大便积于直肠或肛门造成阻塞,导致在阻塞位置以上大便以稀水状态由硬粪块周围渗漏出来。或是在便秘时,由于粪便堵塞于直肠腔内,刺激直肠黏膜,使排便次数增加,且伴有里急后重感,此情况多被误认为是腹泻。 假性腹泻的大便次数增加而大便量及含水量不增加,通常见于胃肠运动功能失调或肛门直肠疾病;大便失禁则常常在咳嗽、下蹲或睡眠时有粪便黏液外流,使肛门部位潮湿和瘙痒。 因此,区别腹泻与假性腹泻最简单的方法是肛门指诊。当可触及硬质粪块,应高度怀疑假性腹泻的可能。 医生切记不能“见泻就止”,急性感染性腹泻一开始不能用止泻药。感染性腹泻出现发热(甚至出现意识改变)者不但不能止泻,还要应用促泻药促进排便,排出毒物,起到解毒、退热、杀菌的作用。对于无病原菌感染的非感染性腹泻,可考虑应用止泻药。 50%以上的急性腹泻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于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应用抗生素药物不但治疗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因此,除了细菌感染性腹泻,只要水、电解质平衡没有出现异常,对于病毒性腹泻、旅行者腹泻、食物中毒造成的腹泻等都不应该应用抗生素。 在大便化验结果报告未出来,诊断还未明确之前,如何大致判断是否该用抗生素呢? 1.看大便性状,如果大便带脓血,一定要用抗生素。 2.12岁以下的腹泻患儿,突然发热,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肌肉发紧,一定要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等。 3.一些特殊人群的腹泻患者,如严重糖尿病、白血病、肝硬化、晚期癌症患者及老年人,应该用抗生素。 (刘凤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