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实用手法治疗常见病,一学就会
千万别把心脏病当成胃病治疗
实用验方
三类人不宜艾灸
遗失声明
1
11 1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实用手法治疗常见病,一学就会
 

开封市鼓楼区南苑办事处丰收岗村卫生室 闫金才

    手法医学的针对性比较高,它不是单一的按照穴位或者参照疾病的病变部位来施治的手法技术,它是集指压、推拿、按摩等各类中外康复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
    推拿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疗效已经获得证实,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神经系统等疾病的治疗上广泛适用。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治疗疾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传统疗法之一。
    指压推拿作为常用手法之一,是以手指在经穴或一定部位上进行按、压、点、掐等操作来防治疾病的推拿方法,又称指压疗法、指针疗法、点穴疗法。它又可分为持续指压法和滑动指压法。
    两者一动一静,一阴一阳,应用时应灵活配合。下面先就两种常用指压法做简单介绍。

常用指压法

    一、持续指压法
    持续指压法是指术者用拇指指腹(或屈曲的食指、中指指腹)按压在选定的穴位上,力量适中,渗透至穴位深层,使指端在穴位皮肤水平之下,以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的得气感为度。
    操作方法:
    1.在穴位处垂直施压,稳定持续3~7秒钟后放松,放松时手指不离开皮肤。
    2.一放一压为一次,一般做50~80次为宜,可随病情增减。
    3.保持适当速度,快慢均匀,同时注意指压穴位的准确性。
    功效:
    有调节营、卫、气、血的功能。浅压所及体表浅层,有兴奋扩张作用;深压能至肌肉深层,有镇静、抑制作用。
    二、滑动指压法
    滑动指压法是指术者以中指指端(或拇指指端)用较强的压力紧抵穴位,以穴位为中心,手指来回按揉滑动的手法。
    操作方法:
    1.将穴位所在区域的皮肤压下,按揉时以穴位为中心呈圆形揉动;也可根据穴位处的结节或条索状物的形态、骨缝和肌肉的走向呈十字形进行交叉滑动。
    2.以按揉一个圆圈,或做一次来回滑动为一次,一般以连续做50~100次为宜。
    3.手指的按揉动作要连续,按揉、滑动速度应视病情久暂和患者体质而定。对新病体壮者速度宜快,压力频重;对久病体弱者速度宜慢,压力频轻。
    功效:
    有调节阴阳、疏经活血的作用。

常见病治疗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上,指压推拿效果非常明显,以下是对具体病症的运用。

一、急性腰损伤

    急性腰部损伤是指腰背两侧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突然受到扭、搓、闪等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急性损伤,引起腰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一种急性病症,是腰部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俗称“闪腰岔气”,操作方法如下。
    1.定位
    腰痛点在手背,第二、第三掌骨及第四、第五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左右各2穴。
    2.取穴
    患者伏掌取穴。
    3.手法
    用拇指顺掌骨间隙进行移动性指压,患者局部会有明显的酸胀感。边指压边让患者旋转腰部左、右各5圈,弯腰用手触碰地面,再起身后仰。

二、急性胃痉挛(上腹痛、呕吐等症状)

    急性胃痉挛就是胃部肌肉抽搐,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等,操作方法如下。
    1.定位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同身寸,下同)。
    梁丘穴在膝关节髌骨外上缘上2寸。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至阳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2.取穴
    重点介绍至阳穴的取穴方法:嘱咐患者低头,颈后隆起的骨突即为第七颈椎,由此往下数到第七个骨突即第七胸椎,其下方凹陷处就是至阳穴;或者两手自由下垂,用手摸肩胛骨,在肩胛骨下角的下方即为第七肋间,第七肋间水平线和正中线相交处即为第七胸椎下方就是至阳穴所在。
    3.手法
    拇指重力点压中脘穴、梁丘穴、足三里穴、至阳穴。

三、急性牙痛且连及面颊

    1.定位
    颊车穴在下额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内庭穴在足背,第二、第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合谷穴俗称“虎口”,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2.取穴
    重点介绍内庭穴的取穴方法:患者正坐垂足或取仰卧位,在第二跖趾关节前方,第二、第三趾缝间的纹头处取穴。
    3.手法
    重力按压颊车穴的基础上,上牙痛加脚上的内庭穴;下牙痛按手上的合谷穴。

注意事项

    一、指压穴位按主穴、配穴依次进行,根据病情选穴要遵循取穴原则,以增加疗效。
    二、取穴要准确,要有足够的指压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起到治疗作用。
    三、根据病情一般每日施术两三次,对痛症患者可在治疗后半小时左右加强指压一次,以巩固治疗。
    四、指压时应先轻后重,切忌用力太猛。例如患者突然晕厥,急救取人中穴(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时,应双手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当有得气感时,嘱咐患者轻轻转动头颈部即可。
    本方法适用于基层医务人员,一学就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