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诀 β受体阻滞剂水溶脂溶两相宜 水溶β起效快降压迅速一流滴 不易穿透血脑障副作用少神经系 根据药物亲脂程度,β受体阻滞剂 分为脂溶性、水溶性。水溶性β受体阻 滞剂具有起效快、降压迅速的优点。有 药理学家认为,水溶性β受体阻滞剂不 会通过血脑屏障,因此神经系统副作用 较少。 脂溶性β透血屏抑制中枢交神经 发挥降压保护心交感迷走得平衡 减少室速和房颤降低猝死大风险 首选脂溶性β剂远期预后得改善 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通过血脑屏障 后,可通过抑制中枢交感神经活性和改 善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发挥降压和心 血管保护作用。 此外,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也具 有减少室速室颤、降低猝死风险的优 点。因此,以改善远期预后为出发点 的患者,应首选脂溶性β受体阻滞 剂。 β受体阻滞何时用 ST 高抬急心梗 发病若无禁忌证 24 小时可服用 若遇泵衰休克心 哮喘气道高反应 PR 间期六小格 暂停减量来使用 针对急性STEMI(ST 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在心电图上常有Q 波产生),建 议无禁忌证的STEMI 患者应在发病后 24 小时内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 出现以下情况时要暂缓或减量使 用β受体阻滞剂: 1.泵衰竭表现(Killip II 级以上)。 Killip 分级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 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级,轻至中度心力衰 竭,肺啰音出现范围小于两肺野的 50%,可出现第三心音奔马律、持续性 窦性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静脉压 升高,有肺瘀血的X 线表现,病死率 10%~20%。 2.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年龄>70 岁)、收缩压< 120 毫米汞柱(1 毫 米汞柱=133.322 帕)、窦性心律(>110 次/分)。 3.其他相对禁忌证:二度或三度房 室传导阻滞、活动性哮喘或反应性气道 疾病等。 2015 年中国STEMI 诊断和治疗 指南指出,β受体阻滞剂有利于缩小 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复发性心肌缺血、 再梗死、心室颤动及其他恶性心律失 常,对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有肯定的疗 效。 前壁心梗可服用 下后心梗要慎重 慢性心衰先利尿 患能平卧可服用 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如无β受体阻 滞剂禁忌证,发病后24 小时内尽早加 用β受体阻滞剂; 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压< 120 毫米汞柱、房室传导阻滞)加用β受 体阻滞剂时需谨慎。 如在用药期间心力衰竭有轻至中 度加重,首先应加大利尿剂和ACEI(血 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用量,以稳定 临床症状。此时仍可继续使用β受体 阻滞剂,而非立即减少或停用药物。 如心力衰竭恶化较重,可酌情暂时 减量或停用β受体阻滞剂,待临床症状 稳定后,再加量或继续应用,否则将增 加死亡率。 加用β受体阻滞剂前应确认患者 已达到“干体重”状态(连续3 天晨醒 后、穿衣前、排泄后、吃饭前测量体重波 动在0.5 千克以下),临床上经常以能平 卧为准,否则心力衰竭症状易加重或恶 化。
八分之一初始量二到四周加倍用 三月改善心功能一年降低心室容
初始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主要药理 作用是抑制心肌收缩力,可能诱发或加 重心衰。为避免此种不良影响,起始剂 量应为目标剂量的1/8,如能耐受前一 剂量,每隔2~4 周剂量加倍;长期应用 (>3 个月)可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心室 射血分数;应用4~12 个月,可降低心 室肌重量和容量,改善心室形状,延缓 或逆转心肌重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