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旸 王明杰 通讯员 柯廷金
重病贫困患者寻找能治好病的医疗专家有哪些障碍?除了舟车劳顿、花费较多外,还有医学知识“不对等”的困局。今年,信阳市光山县搭建“互联网+健康扶贫”新平台,在短期内消除了这些障碍。 互联网医疗精准对接贫困患者 今年9月3日,光山县45岁的贫困患者张一(化名)由于腹痛、皮肤发黄、恶心呕吐来到光山县人民医院就医。根据其症状,张一很快被怀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收治到该院感染科。 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光山县人民医院现有的医疗力量并不能从容应对张一急转直下的危重病情。于是,互联网医疗接力及时补位。 通过设在光山县人民医院的微医系统,院方很快为张一找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发热科主任医师施光峰。经过精准用药,张一的病情迅速得到了控制,住院不足1个月就康复出院了。 更让张一惊喜的是,院方不仅给予他不支付住院押金、按比例报销住院费用等多项优惠措施外,国内知名专家的互联网问诊也是免费的。 “互联网+健康扶贫”直通乡村 “仅这次互联网问诊,微医平台就为张一省去了900元的诊疗费用。”光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罗宏表示,帮助贫困患者找到能治好病的好医生,只是光山县“互联网+健康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自今年3月光山县比照乌镇互联网医院模式签约“微医-河南光山健康扶贫项目”起,“互联网+”县域医疗发展促进健康扶贫精准对接的实践就在光山县遍地开花。 依托光山县人民医院的区域医疗力量,由微医集团和光山县人民政府共建光山县互联网医院,为当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开通互联网医院远程接诊点,通过接诊点的定点医生,分片区精准对接区域内的贫困患者、大病患者。 依靠逐级分设的微医终端,光山县广泛建立群众动态化健康档案,利用健康大数据对贫困患者所患的疾病进行分类、归纳,依托专家团队服务,为不同病情的群众设计治疗路径,优化治疗、康复、用药环节,控制治疗费用。 同时,光山县在33个村投放远程诊疗仪器以及健康检查一体机等设备,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升级为云端检查检验中心,让常见病检验实现村级“生产”。 借力互联网织密健康扶贫保障网 设置机构、建好网络,接下来就是培养能够精准对接贫困患者、贫困群众的医疗人才。 为了补足贫困患者医学知识匮乏的短板,光山县互联网医院依托网络建起了“全科学院”,免费培训乡村医生,并接受他们的培训申请。利用8个月时间将全县1200余名乡村医生轮训一遍,帮助他们掌握贫困患者管理及随访、贫困群众定点关怀的医疗知识要点,并教会他们利用村级网络及时上报贫困重症患者、联系转院等实用技能。 不仅如此,光山县已经接入“微医医联体”大平台的17家乡镇卫生院、33个村级基层接诊点,已经连接了微医平台上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00家重点医院、26万名医生、7200多个专家团队,优质医疗力量协同促进健康扶贫的模式已经形成。 今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光山县开展健康扶贫工作调研时表示,光山县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县域医联体发展模式,破解了百姓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难题,把最好的医疗服务送到了百姓的心坎儿上。近期,光山县建起“互联网+健康扶贫”新平台的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通过这样一套健康扶贫组合拳,既能优化光山县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分级诊疗落地,实现患者便捷就医,又能整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贫困群众健康。”光山县卫生计生委主任饶明胜表示,光山县将依托光山县互联网医院,逐步拓展县域互联网医联体建设,重点针对县域内106个贫困村建设“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光山县家庭医生互联网签约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协同项目,让每位贫困患者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