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郑大一附院赵杰当选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任委员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促进卫生计生事业平衡充分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肯定河南医改成果并提出具体要求
十二月一日起 开办中医诊所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河南上市四价宫颈癌疫苗 开启21~45岁女性保护模式
河南首例“熊猫血”志愿者捐“髓”救人
普惠+特惠+精准定制 叶县困难群众有了6道医疗保障网 贫困患者住院合规费用全额报销 本报记者 文晓欢
1
11 1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首例“熊猫血”志愿者捐“髓”救人
 

 

本报记者 张 琦  文/图

郑洋洋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真没想到能以这样的方式开启一段奇妙的救人旅程,很幸运我能成为河南省首例稀有血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11月15日上午,“90后”女孩郑洋洋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为一名11岁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她是我省第64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省首例“熊猫血”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26岁的郑洋洋特别热心参与公益事业,今年7月才结束了自己为期3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工作。2012年,在一次献血中,她得知自己是Rh阴性稀有血型后(俗称“熊猫血”),就积极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行列,并于2014年5月8日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7月25日,她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的通知,与一名患者HLA(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配型相同,经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郑洋洋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据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郭巧敏介绍,目前全国需要造血干细胞的患者人数为100万,每年新增患者5万人,其中,50%的患者为儿童和青少年。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意义重大。
    据介绍,患者接受“熊猫血”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正常血型会转变捐献者的“熊猫血”,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多次输血,可“熊猫血”极其稀少,会给后期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郑洋洋的体检结果出来后,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就她的血型是O型Rh阴性的事与患者的主管医生多次沟通,征求其是否选择用“熊猫血”捐献者为其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患者的主管医生也很担心以后的输血来源问题,但患者病情危急,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他生命的最好办法。为此,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又积极联系河南稀有血型协会,该协会负责人表态,只要患者需要血液,郑州注册Rh阴性血会员526名,目前已联络的76名O型Rh阴性血会员随时待命。移植后治疗所需血源解决了,患者也于11月6日顺利进入无菌舱,为输入新的造血干细胞做准备。
    谈及捐献造血干细胞,郑洋洋说:“我想对即将接受我的造血干细胞的‘熊猫’弟弟及其家人说,请不要担心弟弟术后用血问题,我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熊猫’部落在支持、关心着他,请记得——你若需要,我们一直都在!”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