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我省首例“互联网+”生育登记在新乡办理
骑手川藏路上突然失明 河南医生联手远程施救
最难的时光,我们陪着你
简讯
庆祝党的十九大召开省医豫东南分院专家冒雨下乡义诊
图片新闻
建设健康开封 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1
11 1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最难的时光,我们陪着你
 

最难的时光,我们陪着你
——郑大二附院重症监护室探访记
本报记者 常 娟

    笨重的铁门,隔开两个世界。一边是精神紧绷的医务人员,一边是望眼欲穿的家属;一边在争分夺秒地救死扶伤,一边在关切地祈祷亲人快点儿苏醒……一门之隔,看似隔开的是两个世界,实则连接的是双方对生命的共同期盼。
24小时不间断守望
    核定39张床位,住了28个病人,10月13日15时30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师张凯紧盯1名患者进行专业护理,手拿记录本,坐在离病床不足2米远的地方,紧紧地盯着监护仪。每隔半小时,张凯都在本上写下脉搏、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每隔1小时,记录神志、心律、两侧瞳孔反应。
    这边张凯在记录,那边主治医生每隔2小时到病房巡视一圈,查看用药情况,并呼叫患者名字。
    可任凭主治医生如何喊,患者张凌(化名)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鼻管、胃管等7个管道,一动不动。半个月以前,他从高楼坠下,造成失血性休克,多脏器挫伤,深度昏迷。如今张凌的情况略有好转,转为浅昏迷。
    即使不能准确预知他何时苏醒,守在病房外的家属却不放弃。“我们守在离他最近的地方,相信他能感受到。”50多岁的父母每天以泪洗面,连续半个月守在重症监护室外打地铺,祈祷儿子早日苏醒。
    守护的不止张凌的父母,还有其他患者家属。大家不约而同地买一块地垫,拿着被褥,睡在重症监护室门外。
    1个患者,3组人守望,相信不止家属的关怀他们可以感受到,医生、护士24小时不间断的照顾,他们也可以感受到。
12小时排痰100余次 翻身6次
    24小时守护,张凯做的不仅仅是盯紧监护仪记录生命体征,还要给张凌吸痰、拍背、擦浴、清理大小便等,一天下来合计30多项护理内容,有的还要不断重复。
    护士钟方之前护理过一个重度肺炎患者,由于痰压较多,每隔5分钟左右,钟方都要给其吸一次痰,1小时下来,除了记录生命体征,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其排痰。最多时,1个班次的时间(12小时)给其排了不下100次痰。
    “拿吸痰管连接负压,按压侧孔排痰还相对容易,只需要来回重复动作。有时碰到特殊情况,还要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这就难了许多。”钟方演示说,需要两名护士配合,一个推着患者侧卧,另一个调时间、频率,把软向器指向患者主器道,自下而上,由内而外对其振动排痰。
    “一次要弯腰5~10分钟,一天最少2次,做完这些,还要给其翻身拍背,很累。”
    说到翻身,不要以为护理危重患者翻身很容易,这需要很多技巧。张凯为张凌翻身拍背时,记者看到,钟方和张凯分站在张凌病床的两侧,一人轻抬张凌头部,拿出枕头让其平卧。然后,一人托住张凌颈肩部和腰背部,一人托住其髋部和大腿处,两人一拉一推同时用力将张凌抬起移至钟方近侧,同时钟方扶好患者,张凯麻利地为其拍背。
    两人在拉推的过程中,始终让张凌的身体和腿处在轴线上。一个翻身,花费1分钟左右。这些相对容易,碰到颈椎术后患者或骨折患者,需要3个人合力,为其翻身。而这样的翻身,每2小时就要进行一次。
    天气阴晴不定,患者多了,张凯要一个人照顾两三个患者,要不停地盯不同的监护仪,来回翻身、拍背,常常1个白班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