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合格不合格 成绩说了算 河南组织2017年中医住培结业考核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强调医教协同深化改革 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李克强总理关于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的批示和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摘要
1
11 1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强调医教协同深化改革 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强调医教协同深化改革
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今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一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从多方面对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部署。
    河南省高度重视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医学教育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目前,河南省正在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部门协同,狠抓贯彻落实,保障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编者

 

    本报讯 (记者索晓灿)“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和学科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日前,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多方面对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部署,要求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
    《指导意见》明确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和学科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毕业后教育得到有效普及,继续教育实现全面覆盖,师承教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围绕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协调发展需求,着力推进以“5+3”(5年中医学本科教育+3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中医学专科教育+2年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统筹推进多类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以职业胜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指导意见》提出4项主要举措。第一,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中医药课程体系,加强中医药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强化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健全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中医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第二,建立健全毕业后教育制度,培养合格中医临床医师。全面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开展中医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积极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第三,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扩大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面,创新中医药继续教育模式,健全中医药继续教育体系。第四,加强师承教育,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逐步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创新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师承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专项建设。
    《指导意见》还提出多项保障措施。一是建立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健全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之间的中医药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行业人才需求的供需平衡机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支持力度;推进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与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建中医药院校工作。二是建立中医药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建立骨干人才、优秀人才、领军人才有机衔接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三是建立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不同层级衔接,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