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今年上半年,命途多舛的奇奇又突然出现了恶心、浑身无力的症状,这一次被诊断为左室流出道狭窄。3月,依然是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依然是杨斌医师主刀,手术再次宣告成功。 “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我做梦都想奇奇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进学校上学,平安长大!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和医院的杨斌主任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奇奇的母亲杨女士无限感慨。 是啊,身处绝境之时,是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伸出了一双双温暖有力的大手,4次手术、不离不弃,让这个濒临绝望的家庭重新站了起来,从此涅槃重生。 五载求医路,一朝终圆梦。看着眼前的一切,奇奇一家人有种无法言说的珍惜和感恩。 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类似这样的爱心救助案例数不胜数。 2011年,自从国家将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4种先天性心脏病纳入大病救助范围后,众多像奇奇一样的0~14周岁农村户口儿童,均可享受到新农合及医疗救助,共计90%的报销比例。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毅然决定,将患者自负的10%的医药费全部减免,由医院承担。5年来,这项政策惠及了4184人,涉及救助金额1144万余元。 跨越千里的爱心之旅 今年4岁的小梅(化名)住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的大山里。小梅的父母均是聋哑人。小梅两个月时,就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但由于家里穷,所以家人一直都没有办法为其治疗。就在这时候,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展的“天使之旅——云南贫困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来到了他们身边。 6月30日,“天使之旅”救治团队先后走进云南省南华县、元谋县、武定县、易门县、玉溪市红塔区等幼儿园、小学及医院进行了筛查,5天奔波1000多公里,辗转四县一区,筛查8650人,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2例。来到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后,31名云南患儿全部手术成功,顺利出院。 自2015年以来,该院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密切合作,此次云南行活动是双方携手开展“天使之旅”青海行、贵州行活动后,又一次共襄善举。 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5万新生儿患有这样、那样的先天性心脏病,每年都有很多患儿因没有被及时发现而失去救治的机会。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立足实际,发挥医院心血管专科技术优势,大力开展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救助活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条件较差,许多贫困家庭的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看着孩子们那乞求的眼神,让人很心痛。”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书记曹德明提起义诊现场那些错过手术时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唏嘘不已。 青海之行曾经有个小插曲。专家在当地进行筛查后,发现需要救助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超过了预期数量40名,负责带队的曹德明就打电话与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义强联系,共商对策。 袁义强果断回复,“做公益不能夹带任何的功利性。只要患儿愿意,有多少患儿拉回来多少患儿”。最终,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接回62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资金缺口则由医院承担。 “一个孩子关乎一个家庭,孩子的事情比天大。”对于医院热衷弱势群体的救助活动,曹德明始终坚持这样的观念。 脱贫路上的健康之梦 对于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来说,也许是上帝不小心打了个盹儿,使他们还在母体里时,小心脏就没有正常发育。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其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无需任何治疗,但大多数患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校正畸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效果已得到大大提高。目前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如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也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家住濮阳市台前县的然然(化名)就是这样一个既不幸又万幸的孩子。 “然然,让我再抱抱你,3个月回来复查时还来看我啊,咱俩拉钩……”几天前,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七病区,护士长高阳正在和7岁的然然依依惜别。看到这一幕,一直以来陪护孩子的爷爷,顿时思绪万千。 “孩子出生3个月时,因为消化不良去医院看病,结果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时医生说治疗费需要30万元。”老人无奈地说,“家里6口人,总共4亩地,30万元对我们农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加上我年纪大了,孩子的奶奶常年有病,啥活儿也干不了,所以孩子的病一直拖到了现在。” 为了给然然治病,然然的家人跑了多家医院,但医生给出的答案几乎一样:需要几十万元的治疗费、手术风险大、时间紧急…… 茫然无措时,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要到濮阳市台前县扶贫义诊的消息传来,让然然一家看到了希望。 “经过现场初步诊断,然然病情确实比较严重,需要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负责此次义诊的医生把情况反映给了台前县卫生计生委。随即,在多方配合下,然然被接到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免费接受救治。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七病区主任张伟峰介绍,然然患的是法洛四联症,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法四型右室双出口,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孩子的心、肺功能都很差,这台手术需要心内科、心外科两个团队联合完成,难度比较大。” 右室双出口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发病率较低。作为然然的主管医生,该院七病区主治医师赵俊涛说:“像然然这种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一般1岁以内就应该做手术,孩子能长这么大已是万幸。” 该院专家经多次会诊及手术风险评估,为然然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治疗方案。8月13日,然然被推进手术室,经过5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圆满完成。为防止出现术后并发症,然然转入监护室严密观察两周后,才转入普通病房。 “现在嘴和脚趾都不发紫了,也没听见他喊累了,也很能吃饭,和之前相比完全像是变了个人。”然然爷爷说。 然然的康复得益于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对国家“医疗精准扶贫”政策的自觉践行。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作为扶贫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响应。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更是主动发力,发挥医院心血管专科技术的优势,持续开展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救助活动,通过组建优秀的医疗服务团队,深入乡村,为每位精准扶贫对象提供义诊服务。 10年来,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坚持每周派出8~10人的医疗团队到基层医院义诊。10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全省108个县、乡,义诊324场,惠及16万余人。 对口支援的精准帮扶 要想根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必须实施精准帮扶。一直走在公益帮扶路上的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精准扶贫更是其在所不辞的工作。 作为郑州市房颤诊疗中心、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的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河南心血管病医院、国际欧亚科学院河南心脏中心先后挂牌于此,这里技术实力雄厚,拥有8个心血管内科病区、3个介入手术间,9个心血管外科病区,已形成涵盖麻醉、体外循环、术后监护等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精良团队,这里心内、心外“比翼双飞”。 于是,如何发挥医院的专科优势,如何让更多基层医务人员掌握专科技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来为基层群众服务,让群众看病少花钱、少跑路,成为该院决策层考虑的重中之重。 “用最简单、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携手全市、县、乡等多级医疗机构心血管专科医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疾病治疗方案,构筑起一条‘上下联动’、精准高效的防控心血管疾病的‘钢铁长城’。”袁义强认为,精准帮扶要治“痛点”,要帮到点子上。 作为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定点帮扶单位之一,登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逐步发展成为河南省内较强的县级医院心血管专科,其中除了医务人员的拼搏精神之外,还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帮扶有着密切关系。“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派专家去登封市人民医院指导业务,甚至安排人员长期坐诊。”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二病区赵育洁说,除了她以外,该院几乎所有心血管专家都去过登封市人民医院。登封市人民医院的介入手术等诸多业务,也逐渐开始在当地开展起来。 10余年来,登封市人民医院的心血管病专业快速提升:2012年,登封市人民医院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县级介入准入试点医院;2012年及2013年连续2年获得河南省科普成果一等奖;2014年成为“国家心血管疾病质量检测基地”;2014年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组织的“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病例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由于对口帮扶单位的需求不尽相同,帮扶方式也就不同。同样是定点帮扶单位,淮滨县人民医院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的帮扶下,筹划并成立了血液透析室,其血液透析深静脉穿刺和置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让老百姓在基层医院,就可以享受到省会医院的优质技术,这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袁义强说,这些年来,基层医院之前不能开展的手术开展了,不能看的病看了。对基层老百姓来说,得到的实惠更多了: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减少了看病的花销,同时医疗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永不停歇的公益脚步 “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这是对大病突袭一个家庭后的形象描述。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家庭,大病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样。 开展慈善公益事业也是一种健康扶贫方式。 事实上,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的公益之路,数十年如一日。 对此,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专设了一个特殊的机构:爱心助医办公室。这间成立于2006年的办公室,不仅负责为贫困患儿提供各种帮助,还负责与省内、国内甚至国外的慈善机构、组织联系,为的是能够争取更多的爱心资金,来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贫困患儿。 2012年7月,该院承办的“第八届大河报爱心行”活动,走进河南省革命老区、贫困县,全免费救助了65名患儿。 2013年5月,该院启动了“心动中原”大型救助活动,组织医疗专家奔赴信阳等省内8个地区开展筛查,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14年至今,该院拿出470万元资金,在河南省慈善总会和郑州慈善总会,分别设立了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医疗慈善救助专项基金。 2015年、2016年、2017年,该院连续3年启动了“天使之旅”,为百余名患儿进行了全免费救治,将爱心之花开遍华夏大地。 这间小小的爱心助医办公室,承载着无数贫困患者的梦想。截至2017年上半年,来自湖南、四川、安徽等10多个省、市的5900余名贫困患者在这里改写了命运。 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作秀的姿态,最单纯的初衷,却往往有着最震慑人心的力量!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原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美国视博恩公司、北京慈福行动、郑州慈善总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西部儿童救助基金、河南省慈善总会、河南省红十字会、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等先后与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慈善救助项目涵盖了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老年心脏病患者等人群,慈善救助了共计2177人,救助金达2059万余元。 “道理很简单,病人养活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回馈病人,这不是什么情怀,只是一种单纯的感恩和社会责任。”谈到医院开展的系列救助活动,袁义强坦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多年来,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将慈善公益融进每位员工的血液中,一本本爱心救助手册、一串串书写不尽的名字,浓缩成了该院润物无声而又强大的品牌力量。 扶贫之路,历久弥新。如今,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已成为健康扶贫的河南样板。

心血管外科一病区主任 陈红卫

心血管外科二病区主任 王立成

心血管外科三病区主任 杨斌

心血管外科五病区主任 张润生

心血管外科六病区主任 张建卿

心血管外科七病区主任 张伟峰

心血管外科八病区主任 张向立

心血管外科九病区主任 陈国峰

心血管外科十病区主任 刘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