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上接第一版) |
|
(上接第一版) 半个月前,61岁的蒋老先生突发心肌梗死,被家人紧急送往当地卫生院治疗。值班医生立即让蒋老先生先服下急救药,同时迅速做了心电图检查。清晰的图片和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被同步传至泌阳县人民医院。经过专家诊断评估,蒋老先生被紧急转诊到泌阳县人民医院。第二天上午,泌阳县人民医院为蒋老先生顺利实施手术,老人得到了有效救治。 同样的疾病,同样的医疗技术,和过去不同的是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实惠贴心的服务;没有了以往长途奔波的辛苦,少了排长队、等专家的烦恼……这样的就医体验,如今在驻马店各地,已成为老百姓看病最真实的感受。 驻马店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大部分居民都生活在县域内,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基本不出县”,成为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经过总结试点经验,2014年11月,驻马店在全市28家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药品(除中药饮片)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医疗服务价格按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调整,全部实行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及“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新模式;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特别强调对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费用依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床位数每年每床按不低于4000元落实投入,并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 为了让老百姓看病更有底气,切实减轻大病患者负担,驻马店市还探索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着力织就一张“重特大疾病保障网”。继2011年全面推行农村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种大病医保后,2013年,驻马店市又先后将乳腺癌、宫颈癌、血友病等33种大病纳入大病医保范畴,对这35种大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行特殊的高标准报销。对基本医保报销后仍要承担巨额医疗费用的患者,大病保险为他们提供了“二次报销”的“福利”。自2015年5月20日起,驻马店市全面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根据新政策,参合农民在进行“二次报销”时,最高报销比例可达70%。 大力发展医联体 开启“互联网+协同医疗” 服务新模式 分级诊疗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旨在扭转当前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驻马店市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的指导意见》,通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医疗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逐步转变医疗服务模式。从2015年12月起,驻马店选取汝南、遂平两县开展区域医疗协同试点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区域协同医疗业务流程和管理方法,为全市推广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积累经验。其中,遂平县人民医院与13个乡镇卫生院联合建立了医疗联合体,依托临床辅助诊断、区域医学影像、区域生化检验等系统,实现县级医疗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互联互通。截至2016年8月底,遂平县区域医学影像系统已开展县、乡影像协同诊断97621例,开展协同会诊13185例。 “实践证明,基层医生与上级医疗专家的协同诊疗方式不仅有助于弥补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而且通过协同诊疗的方式实现了基层医生在线在岗培训,促进了基层医生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驻马店市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庆才说,“同时,方便了群众就医,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促进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就医格局的逐步形成,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与和推进健康驻马店建设,全身心服务广大群众,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让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驻马店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桂霞表示,“下一步,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将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推进健康驻马店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公立医院改革、公共卫生保障、疾病预防、医疗服务质量、中医药传承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开创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新局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