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李优良 文∕图

“看到几号啦?”“四十多号。” “您是几号?”“五十二号。” 8月1日11时40分,嵩县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儿科诊室,王纪岗一边为患儿看病,一边对等待中的一位患儿家长答复。近年来,这样的情景持续不断,他每天接诊的患儿往往要超过100名。 好医生的3个细节 今年47岁的王纪岗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现任嵩县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是 2014年嵩县首届道德模范。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样几个细节。 细节一:王纪岗的下班时间。嵩县是区域内的大县,经常有许多偏远山区的群众赶到医院时已到了下班时间,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王纪岗就重新穿上白大褂继续工作,不能按时下班回家成了家常便饭。 细节二:在诊治过程中,有一些患儿拉肚子经常会把大便拉在王纪岗的工作服上,把尿洒在他身上,但他从不嫌弃,没有怨言,在及时整理后继续工作。 细节三:王纪岗的“粉丝”特别多。其中有一家人,除了孩子的父母,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姨妈,都加有王纪岗的微信和QQ(一种即时通信工具),方便随时请教。 “王纪岗是医院的名片之一!”嵩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春生说。儿科医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经常面对的是不能自己表述病情的患儿。在工作中,王纪岗不管再忙、再累,患者再多,总是耐心地认真检查和治疗疾病。他细心检查每一位患儿的病情,寻求发病的原因,耐心地给家长讲解当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及以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力求使每一位家长多了解一些护理常识,使孩子今后少生病,从而更加健康成长。 颁奖词说出了家长们的心里话 时至今日,患儿家长朱艳艳(化名)还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上对王纪岗的颁奖词。 “标题是《‘良心药’凸显出的医者诚心!》”朱艳艳背诵道,“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病人’的理念,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随叫随到。他恪守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坚持开‘良心药’。当面对婴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治疗过程中,他考虑的不仅是治好患者的病,更多的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力争把药物的副作用控制在最低,做到能通过加强护理病就能好的就不吃药;能吃药好的就决不输液。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他钻研业务,创新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痛苦,还降低了医疗费用,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朱艳艳说,当时,她是在县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中看到的,第二天就从网上专门下载了王纪岗的颁奖词。姐妹们都说,颁奖词说出了家长们的心里话,她们都能背上一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