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医疗机构招聘人才应突出能力导向 |
|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 徐宏伟 在搜索引擎输入“临床医生招聘”字眼,随机搜到“中国医疗人才网”上刚刚发布的南京某医疗机构的招聘信息——报名临床医疗学术带头人岗位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副教授、博士、有海外经历,年龄45周岁以下。 这家医疗机构对应聘者看重的是职称、学历,甚至海外经历! 继续搜索,发现公立医疗机构招聘临床医生岗位时,几乎全部要求相应的高学历,有的甚至更为苛刻,要求应聘者毕业于“985”或“211”高校,由此可见“学历导向”风气盛行。 美军的航空母舰选拔或招聘舰长要求满足3个基本条件:一是飞行员出身,任职舰载机中队长以上;二是航母上起降800次或者飞行4000小时以上;三是当过舰长,在复杂情况下进出港口50次以上。 从这3个条件,我们可以看出,这里面全部是经验指标,没有一项是学历指标,没有规定只有博士才能当舰长。这3个条件看重的都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基于知识的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 医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和军事是相同的,若只会纸上谈兵,是绝对服务不好患者的。因此,笔者认为,各级医疗机构招聘医生时应首先突出能力导向。 2013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自2014年以来,全国正式启动住培制度,要解决的就是提升医生临床动手能力的问题。 3年来,国家住培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出台了相应配套政策,细化了实施方案,为住培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各级组织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住培培训体系也逐步健全。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12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地方配套经费约30亿元。 更重要的是,从国家到地方,均采取综合措施,对基地加强培训质量建设与监管,以评促建,有力地促进了住培制度落实。逾90%的基地建立了临床能力训练中心。基地普遍强化质量监督管理,综合应用外部评估、院内全方位评价、院级督导等管理措施,加强带教师资激励机制建设,逾70%的基地设置了教学激励奖项,逐步将师资带教纳入绩效考核,教学创新成果纷纷涌现,质量建设不断加强。 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住培人员考试通过率为82.73%,未参加培训者通过率为72.24%,通过率显著提升近10个百分点。 很多地方反映,经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临床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今后,如果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在选人用人时,更多考虑的是能力导向,而非学历导向,我们的行业发展就会越来越健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