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经方使用须灵活
六君子汤治疗嗜睡一例
妙用苓桂术甘汤治肢颤
足癣治验一则
孕妇感冒如何安全用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举办第二届国际中医多功能套针发展论坛
1
11 1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妙用苓桂术甘汤治肢颤
 

妙用苓桂术甘汤治肢颤

    病例:女,28岁,就诊时肢体时有颤抖、胸闷不舒、恶心、口干等症状,时有头晕。
    诊见:脉弦滑,察舌苔白滑有齿印。
    辨证:中阳不足、水饮停于中焦。
    方药:苓桂术甘汤。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2克,炙甘草5克,细辛6克。服药3剂后,患者症状大减。
    二诊:患者肢体抖动症状解除,稍有恶心、口干,药已中的,又服7剂痊愈。
    三诊:后以香砂六君子丸、肾气丸等调补脾肾。随访一年未曾再犯。
    按:此患者是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于中焦所致。盖脾主中州,司运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阳不足、脾失健运,则生湿、生痰、生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水湿浸渍经络,症见肢体震颤。中阳不虚弱,津液不布,则口干。舌苔白滑,脉沉滑,为痰饮内停之征。《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治当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细辛通窍化饮,炙甘草补中阳、调和诸药。
 (樊志勇)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