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 ——南召县人民医院全力以赴医疗扶贫目标落到实处 □乔晓娜 乔当归 杨兴群 文/图

对口扶贫签约现场
序 言
2015年11月27~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于是,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向贫困宣战,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战斗号角响起。 2016年11月31日,南召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出台《南召县医疗卫生脱贫专项方案》《南召县卫生计生委落实医疗卫生扶贫措施大力开展进村入户义诊活动实施方案》,拟利用3年时间、投入近5亿元,围绕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和少生病这四大目标,通过提高医疗救助和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等措施,力争到2018年实现全县贫困人口医疗卫生脱贫;确保到2019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平等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雷厉风行 脚踏实地 南召县人民医院抽调精兵良将,迅速加入浩浩荡荡的扶贫攻坚队伍之中。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县委、县政府精准脱贫工作安排,保障全县89个贫困村、45542贫困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该院领导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坚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因病致贫户为突破口,配合有关部门推出的精准扶贫攻坚工程,决心全面做好全县贫困人口医疗卫生精准扶贫、脱贫工作。 在能力提升方面,南召县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完善,医疗设备先进,技术人才队伍雄壮,群众就医环境优越。 尤其是2016年,南召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申报河南省县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获得成功;成立南召县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立了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了南召县心血管疾病的整体救治水平;对新成立的康复医学疼痛科、中医肿瘤科、呼吸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ICU(重症监护室)、急诊ICU、病理科、新生儿监护室进行规范化建设等。 南召县人民医院目前已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全院信息管理平台,县、乡两级的影像会诊中心和心电会诊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实现影像、心电实时会诊和报告传送,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远程心电系统。 该院投资1.05亿元,拟建设病房楼、医技楼扩建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监理招标,正在筹备工程开工奠基事宜,预计7月上旬开工建设。工程按计划于2019年竣工后,将增加床位250张,涵盖14间(内设1间百级)现代化的手术室以及产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供应室、输血科、微机中心、外科综合ICU和7个病区,患者就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5400万元,招标采购了直线加速器、128层螺旋CT、1.5T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全院的诊断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投资70余万元对中心机房和重要业务系统等进行了安全防护升级改造,部署了多业务应急系统,保证紧急情况下业务不间断和数据的安全;投资50余万元,招标采购了健康体检中心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病案归档系统等,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无纸化病历等。 按照安排,该院分包留山镇黄楝村对口帮扶工作,委派张涛副院长为帮扶队长,率领2名工作人员驻村开展工作;从5个党支部抽到支委委员和职能部门骨干16人,作为帮扶队员到村进行具体帮扶。院长张庆超和党委书记赵钢剑带领医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多次到该村指导扶贫工作,研究该村脱贫致富政策,解决难题;进组入户,了解民情,开展走访,推进该村扶贫工作的整体开展;筹措专项资金,帮助其完善村部的配套设施、村卫生室设施以及为开展扶贫工作必须配备的各类设施,促进扶贫工作顺利推进,使扶贫工作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与此同时,该院在日常工作中,也把健康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多次开会进行宣传发动,制作展板,张贴贫困患者住院救助说明,设立贫困人口服务窗口,各临床科室设立扶贫病房,对所有住院贫困患者采取“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全方位落实贫困人口就医优惠政策,满足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 南召县人民医院全面落实好3项医疗救助制度和5种医疗优惠措施,让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增强群众的获得感。2017年1月12日~3月18日,该院共为贫困人口减免住院床位费、诊察费280人次,共减免23381元;减免县内救护车急救接送费用合计3800元。 这一切均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工程,加快辖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送医送药 深入人心 从2016年12月起,南召县人民医院多次组织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51人,由副院长胡跃彬及工会主席陈玉常等带队,协调各科主任和德技双馨的优秀专家,携带B超机、心电图机、化验设备和数十种常用药物,分别深入贫困村留山镇土门村、东街村,南河店镇胡垛村,小店乡庙西村等地开展送医送药健康扶贫活动。 在活动中,他们免费为村民进行医疗检查,开展医学知识科普活动,赠送药品。在诊疗检查过程中,专家们不怕脏不怕累,耐心细致地为村民们做检查,详细问诊,讲解发病原因并给药治疗。为了不漏过一个应诊查的村民,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贫困患者,医务人员便背上检查设备,步行几千米进村入户开展诊疗。在义诊过程中,对于被检查出有重大疾病的患者,专家们形象生动地向他们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提出治疗康复建议,并和有关人员建立联系渠道,便于村民随时咨询。医务人员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称赞,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医患关系。 为了不误下乡义诊,医生黄震、亢宏阳、李春丽一大早就赶到医院,先安排好自己分管的住院患者。医生刘建、马佩善下了夜班连早饭都没吃就和大家一起准时上车出发。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1月至今,该院参加精准扶贫义务下乡服务的专家就达60余人,他们先后为871名村民进行了诊治检查,发放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彩页600余份,发放药品、免除诊治检查费用近5万余元。 上下联动 助力攻坚 这是一组特殊的镜头。 作为革命老区的南召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系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该县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与健康需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例高达40%以上,重大疾病县外转诊率接近30%。农工党河南省委高度关注南召县脱贫攻坚尤其是精准健康扶贫工作,将南召县确定为实施“百千万农村健康扶贫行动计划”的重点帮扶县。 为了支持南召脱贫攻坚,助推南召健康扶贫,提升南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3月25~26日,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河南省委主委高体健带领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4所省级三甲医院的相关专家赴南召,在南召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讲学。河南省人民医院等3所医院与南召县县级医疗机构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如图;省肿瘤医院已于今年年初签署该协议)。 河南省政协副秘书长韩彦莉;河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岳会明,副主任程德民、唐银浩;办公厅副巡视员李兴俭,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花亚伟,农工党河南省委副主委、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红霞,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顾建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明军,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张小安,南阳市政协副主席李建涛,南阳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南阳市委主委阿颖等参加有关活动。 高体健出席义诊讲学启动仪式及对口帮扶协议签署仪式并讲话。他强调,要提高认识,真心帮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积极开展精准健康扶贫。各省级医院要发挥自身优势,抽调精干力量,紧紧抓住南召县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针对当地的疾病谱,通过医院对医院、科室对科室、团队对团队以及派下去、请上来的方式,扑下身子,真心帮、精心扶,不断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力求每年为受援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显著提高其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专业技术人才和医院管理人才;尤其是要建立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诊疗科目,加强近3年外转患者较多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有效降低县域内患者外转率;积极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活动,提高受援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 此次义诊讲学,省级医疗机构专家教授接诊群众1300余人次,上台指导复杂手术1例,查房会诊疑难杂症60余例,举办“院感防控”“重症医学科管理”“肺炎的诊断与处理”等3场专题讲座和2场学术交流,全县500余名医务工作者接受了培训。 “省政协高副主席联挂南召以来,对我县工作给予了许多关怀与指导,尤其是对我县医疗卫生事业更加厚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有幸与河南省3所知名医院缔结对口帮扶友好关系,并特邀省级专家到我县开展义诊讲学活动,充分体现了省政协发挥优势,履职为民,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助力农村脱贫的服务理念,必将为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张庆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