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 可查看PDF版
|
|
疑难病症面前淋巴瘤协作组会诊找病因 |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路书斋 今年67岁的洛阳市民刘女士平时身体一直不错,是老年广场舞的粉丝。前段时间,她感觉腹部隐隐作痛,到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未见异常,却发现全血细胞减少,尤其白细胞下降至0.5×109/升以下,达到了粒细胞缺乏的标准,医生建议其立即住院治疗。 经过一系列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医生发现刘女士骨髓中有一群异常的淋巴细胞,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刘女士还先后做了骨髓染色体等检查,被发现脾脏肿大,腹腔淋巴结肿大,但仍无法明确诊断。 刘女士来到了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该院血液内科主任王慧睿立即组织院内淋巴瘤协作组进行会诊。会诊中,影像科专家董志辉根据患者的腹部CT结果,提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诊断。但患者腹腔淋巴结肿大原因无法明确,且患者无病毒性肝炎病史,食管静脉无曲张,血象比一般常见脾功能亢进降低更加显著,这些似乎又无法解释。经过综合考虑后,协作组达成共识:无论脾功能亢进还是脾脏淋巴瘤,均可行脾脏切除术。因患者的身体条件欠佳,手术风险极高,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再行微创手术,术后应仔细排查淋巴瘤可能。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该院普外一科主任雷霆为患者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并同时行腹腔淋巴结活检,手术按照预期顺利进行。术后第二天,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即升至正常范围,贫血指标也在逐步改善中;术后一周,患者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