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鼻腔疾病
益气升阳治疗喉痹
补阳益阴治疗心悸
鲁山县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宣传走近老百姓
鉴别真假杜仲
中医整脊治疗脊柱损伤急症
1
11 1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益气升阳治疗喉痹
 

益气升阳治疗喉痹
□赵彦秋

    刘某,女,34岁,咽中不适伴脘腹不适半个月,感觉咽中有痰却咯吐不出,喉中有燥热感,口干不欲饮,纳差,倦怠乏力。刘某多方求诊,但效果不明显,故来找笔者诊治。笔者检查发现,刘某咽后壁有少量黏稠分泌物,有少许滤泡,咽侧索肥厚、暗红,舌淡,苔薄白,脉濡数。
    辨证:喉痹。治宜益气升阳,健脾化浊。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药:炙黄芪15克,党参、白术、当归、枳壳、白芍药各12克,陈皮6克,柴胡、升麻各5克,麦门冬10克,桃仁12克,丹参10克,浙贝母12克。共7剂,每天1剂。水煎400毫升,早、晚温服。
    二诊:刘某咽喉不适症状减轻,咽后壁黏膜淡红湿润,咽侧索肥厚不明显,但仍然心悸不安,倦怠乏力,纳可,舌淡,苔薄白。笔者按照原方合四物汤加减,嘱咐刘某继续服药。
    三诊:刘某继续服药15剂后痊愈。
    按:刘某属于中气不足,清浊升降失司,津不上承,咽喉失养。方中炙黄芪、党参、白术、陈皮、柴胡、升麻、枳壳补中益气,升发清阳;白芍药、当归、麦门冬调和气血;桃仁、丹参、浙贝母兼以活血祛浊。诸药合用,补益气血,祛除瘀浊,则清阳上升,津液上承,咽喉得养。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