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四版:专版
 上一版     
妙手仁心解胸痛
老年护理及照护期待专业化、职业化
刘志华:用心服务,呵护患者健康
1
11 1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妙手仁心解胸痛
 

妙手仁心解胸痛
——访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胸痛中心委员会主委袁义强博士
本报记者 李伟强  王 婷  通讯员 马翔宇

 

    (上接第一版)

业内引航
打造高标准胸痛中心

    重点突破,力出一孔。
    “看心脏病,到郑州七院。”
    这一口碑的获得,源于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多年来对心血管病诊治技术的持续探索。
    2017年4月,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通过国家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正式成为“中国胸痛中心”的一员。
    袁义强分析,不同原因引起的胸痛,其疼痛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疼痛缓解方式不同,且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严重程度一致。
    “急性胸痛”包括一组被称为“高危胸痛”的致命性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其中,ACS所占比例较高。如何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ACS及其他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成为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
    目前,我国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国内急性胸痛和ACS的治疗普遍存在患者求治明显延迟、诊断流程及治疗不规范、患者预后差等问题。“胸痛中心”正是为改善这一治疗流程中的不足、优化治疗流程而设计的。
    鉴于此,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势在必行。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是以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ICU(重症监护室)等临床科室为主体,超声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手术室为支撑,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张力性气胸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MDT),并依照规范化的胸痛诊治流程,实现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危险评估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缩短救治时间,改善预后。
    从接到急救电话开始,患者由专业医师随救护车接诊,接受专业急救。医院里,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和放射、检验、介入等相关科室专家24小时待命。无缝隙的抢救流程,大大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拥有256层螺旋CT、核磁共振、大型C形臂X光机(DSA)、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冠状动脉旋磨仪、冠状动脉介入血管内超声(IVUS)仪、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仪等高端设备,绿色通道全年全天候开放,随时为河南全境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

均衡资源
打造专科品牌效应

    集中优质资源,办好医疗中心,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对急性疼痛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类诊疗,是医改发展的方向。
    纵观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的成长之路,不难理解,其发展成果是其扎实的专科优势及文化内涵使然。
    早在2010年,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刚迁至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址不久,心血管内科就实行了三线医师值班制,一线医师平时在病区值班,二线医师负责全院的会诊及心血管内科危重症患者诊治,二线医师处理有困难时还有临床经验更丰富的三线医师随时奔赴前线。二线医师均由具有丰富介入诊疗经验的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担任,针对急性胸痛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主动脉夹层等高危患者,提供全年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绿色通道,先治疗、后付费。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患者有需要,我们随时都可以上手术台救治患者。同时,我们的医学影像科、麻醉科、心血管外科等医务人员也是24小时待命,有力地保障了急性胸痛患者的准确、即时、有效诊治。”一名专家向记者介绍说。
    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建立伊始,就严格按照科学程序,通过严格的流程设置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导管室、心血管外科、基层医院等多学科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诊疗流程,使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按照医学常规和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疗;显著降低胸痛患者的确诊时间,降低急性胸痛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为郑州市乃至全省胸痛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用“起点高、专业强、规模大”来形容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恰如其分。在袁义强眼中,该中心未来应该是一个更加专业、优质、高效的诊疗中心,可在中部地区起到更大的示范效应。
    在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正向综合医院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学科会诊机制运行日渐流畅;以医院为中心的区域性心血管病诊疗联盟已经基本建立,分级诊疗逐渐深入,可实现远程会诊、上下联动、快速转运。
    袁义强深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一步,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将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借助先进的通信设备,提速远程会诊,进一步提升胸痛中心信息化水平;提高软件能力,加强人员培训,尤其是院前急救培训,优化诊治流程,做到更早识别、更早诊断、更早治疗;同时,以区域性心血管病诊疗联盟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为抓手,履行社会公益职责,发挥引领作用,指导、带动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建设。
    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为例,凭借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胸痛中心接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远程心电传输比例、肌钙蛋白获得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以及D-to-B时间(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球囊扩张时间)等,必将进一步缩短。

潜心作为
他成了医疗界的“偶像”

    作为一名管理者,袁义强从未中断临床一线工作。心血管内科在临床各科室中属于比较忙碌的科室,他每年大约有1/3的时间在介入手术室度过。这样的付出,无疑是对职业的一腔热情和高度责任感使然。
    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那会儿,袁义强基本上整天泡在医院里,多干、多学、多看,这为他后来不断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由于受到各方信任与厚爱,他走上领导岗位。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生。“这一点,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与底线,也是我人生奋斗的出发点。”
    近几年,随着医院的发展突飞猛进,袁义强每天要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尤其是心脏电生理研究领域,他从未放慢前行的脚步。
    在袁义强看来,临床与管理不但不冲突,反而相得益彰。一位优秀的临床专家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一线所需,管理也能管到实处、痛处;从事管理工作后,能打破局部思维的限制,从全局的视野考虑问题,思考医院发展。
    袁义强身上独有的那种浓厚的儒雅的学者范儿,让他成了该院乃至其他医院很多青年医师的“偶像”。他常说,国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培养了他们,他们一定要以事业为重。同时,他把医院近几年的进步归功于院内一批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精英团队。
    医院的内涵建设,离不开人才培养。目前,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正在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冠心病介入诊疗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等。袁义强常常教导青年医师,临床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的是去除浮躁,沉浸临床,踏踏实实积累经验,同时不断学习疾病新指南、新进展,积极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提高与人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我想,这就是青年医师成长轨迹的‘正确打开姿势’吧!”

 

记者手记

    采访袁义强院长虽然不易,但是几天的门诊、导管室跟诊下来,我有了较深刻的感触。他来去匆匆,午饭常常就是导管室里那份盒饭;他言语朴实,数次交流中并未听到他口中说出一句“豪言壮语”;他乐观开朗,仿佛一切难题到他面前都有了解决方法。他是从农家走出的博士研究生,更是一位医生,医者仁心是他内心不变的坚持。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