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儿子是父亲前世的兄弟”
一个年轻医生的难忘生日
天山吟
“掌心妈妈”文海燕托起一片晴空
用爱帮助流浪的心灵“回家”
图片新闻
1
11 1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用爱帮助流浪的心灵“回家”
 

用爱帮助流浪的心灵“回家”
——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慈善惠民病区主任刘俊德
本报记者 董 菲  通讯员 席 娜

 

慈善惠民病区简介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八病区始建于1998年。2000年,为了适应发展需要,该病区正式成为康复病区,主要执行福利、民政救治救助任务。
    2011年,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正式设立慈善惠民病区,与郑州慈善总会合作,对郑州市低保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开展救助治疗。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病区管理日趋完善,专业技术力量日趋雄厚,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医疗、护理服务特色,使社会低收入者得到较好的救治,一大批患者在这里康复后,回归社会。

 

    作为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慈善惠民病区主任,刘俊德的身上总是透着一股悲天悯人的气质。在与精神障碍患者打交道的23年中,他经历了许多事,既有全力以赴的欣慰,又有“幸免于难”的侥幸。他说:“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长期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医生除了要具备高超的医术,更要有爱心和高尚的医德。关爱患者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我们病区尤为重要。”
敬业的“老兵”
    “一定要按时服药,好吗?记住,千万不要再自行减药啦!”在慈善惠民病区主任办公室,刘俊德细心地询问患者的病情,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问诊、开处方,一气呵成。
    这是一名读高中一年级的女孩儿,前期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由于自行减药、病情复发,时常有“内心被洞悉(揭露)感”。由于信任刘俊德的医术,也为了完成学业,女孩儿第二次来找他看病。
    把最后一名患者送走,记者和刘俊德的交谈从病区的命名展开。“这个病区前身是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八病区。2012年,郑州慈善总会有一个项目在这里落地——为郑州户籍的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每年提供5000元的治疗救助,基本上可以满足他们必要的住院治疗费用支出。”
    据刘俊德介绍,慈善惠民病区收治的患者以“三无”人员、低保户、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和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为主,也包括扰乱社会治安、肇事、经群众报警由公安机关或民政部门发现后送来的人,以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居多。
    刘俊德每天除了负责对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进行把关,针对疑难重症患者及时对下级医师进行指导和帮助,还负责病区的门诊与心理咨询工作。
救治路上的“喜”与“忧”
    1994年,刘俊德从综合医院被调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工作。一路走来,有收获,也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担忧与关爱。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曾经发生过一件众所周知的事。30岁的安茜(化名)在街头流浪时被公安机关发现后送至该院。经诊断,安茜精神异常且怀有身孕,刘俊德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及时为其检查、治疗,并为她和胎儿补充营养。在安茜生产之际,该院多方联系,最后在一家综合医院协助下,安茜顺利产下一对健康的双胞胎。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媒体的报道、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在网站上发布寻亲启事,安茜的家人及时和该院取得联系,把安茜及双胞胎顺利接回家,安茜的后期康复调理也得到了保障。
    据刘俊德介绍,为了帮助这些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及时的救助和治疗,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发动全院医务人员参与每月“1元捐”活动,为这些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用品、营养用品等。“但是,其中仍有一些难言之隐。医院大多负责进行急性期治疗,由于床位紧张、转诊困难和其他救助途径不畅,很多患者被滞留在医院,有家不能回。”
专业与执着
    据刘俊德的同事介绍,刘俊德很少发脾气,脸上总有颇具亲和力的笑容。但是,如果涉及专业方面,他也会板起面孔,声音轻柔地严厉指正,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还是一名副主任医师时,刘俊德曾收治一名有雕刻手艺的患者,名叫赵刚(化名)。因与他人发生争执,赵刚在争执过程中受伤,导致癫痫发作,后来又引发精神障碍,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后转至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刘俊德为赵刚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后,赵刚的病情逐渐好转,从开始的不会说话到会写字,再到会开口说话,直到最后康复出院。
    与此同时,刘俊德还积极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刘俊德耐心向赵刚的家人解释:“赵刚存在功能性失语,经过规范系统的治疗后,赵刚克服了心理压力,恢复了健康。”
    作为精神科医生,难免会在日常工作中积攒一些“负能量”。被问及如何排解“负能量”时,刘俊德说:“医生也要学会进行自我调节,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劳逸结合。”在生活中,他也会提醒身边的同行:“保持充足的饮食和睡眠,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说完,他露出一个豁达的笑容。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