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岳
中医学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和智慧,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理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与黄老道家思想有颇深的渊源。中医的核心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与道家文化大道至简、顺应天地自然的认知是相合的。 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中医方面是一种生命观。中医诊治疾病讲究时空观念,这也是建立在顺应自然的生命观的基础上。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都深受自然影响;自然的动态变化也必然影响人体变化,所以中医看病是有动态、时空观念的。比如主要症状是咳嗽、发热的患者,秋末冬初发病与冬末春初发病就大不相同,用药原则上也必然不同。中医师不会只看患者的舌苔、心率等表面现象,而是更加深入地分析患者的病史、体质特征等,进一步探索研究导致其身体内环境失衡的原因。中医在顺应自然的生命观上建立起来的整体、动态的时空观念是中医学最大的优势。如果去掉顺应自然的生命观,中医本身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孕育出中医“治未病”的智慧。顺应自然的思想强调的是身心与自然相合,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调心养身的目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作为中医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强调顺应自然的“治未病”养生观。 现代人时常被不良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甚至不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困,进而造成身体患病。如今,“治未病”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其核心思想仍然是顺应自然的传统养生观。因此,顺应自然的中医养生智慧是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关键。 (作者供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